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海上四首

标题包含
海上四首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 名王白马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 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风回。 楼船见说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钺才。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计,艰难戎马发深情。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后改名为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朝末年著名的学者、文人、改革家,被誉为清初“四大才子”之一。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顾炎武成...查看更多
SEVICE
去完善

译文
太阳落下的时刻,天空与山海相连,秋天的美景令人陶醉。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战争让大地疲惫不堪,无数百姓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水流涌来的时候,可以看到白色的鸟儿,浮云在仙宫上空盘旋。这里并非人间仙境,只是那些有着崇高理想的勇士们,或许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慰藉。 放眼望去,全是悲伤的景象,烽火映照着整个区域。那些显赫一时的王公贵族已经离去,只剩下被战火洗礼过的故乡。在遥远的秦望山上,阳鸟散去,冶山在北方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遥远。听说那战舰威武雄壮,却仍然找不到指挥作战的人才。南方的营地从北到南,自古以来都属于汉人。 遥远的日本与中国相通,军队行进的鼓声传遍四方。军队已经接到了出征的命令,博望也已经准备好出海。心中担忧的是,将军们难以看到胜利的曙光,海水东流,太阳西下。 日复一日地看着那广袤的河山,感叹着失去的岁月,身处困境的军队依然豪情满怀。这大地上,曾经的战场已被淹没在蔓草和枯杨之间。如今的大梁已不再是往昔的国度,夷门的侯嬴恐怕也已悲痛欲绝。
SEVICE
去完善
释义
1. 顾炎武:清代著名学者,诗人。 2. 日入空山海气侵:“日入”指太阳落山。 3. 千里自登临:“登临”指登高望远。 4. 十年天地干戈老:表示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 5. 四海苍生痛哭深:形容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6. 水涌神山来白鸟:描述海上的壮观景象。 7. 浮云仙阙见黄金:寓意看到美好愿景。 8. 此中何处无人世: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9. 满地关河一望哀:形容战乱的残酷。 10. 彻天烽火照胥台:“烽火”指战争的信号;“胥台”指古代宫殿。 11. 名王白马江东去:描述敌军败退的情景。 12. 故国降幡海上来:表示敌方投降的信号。 13. 秦望云空阳鸟散:描述战斗结束后的平静。 14. 冶山天远朔风回:“冶山”为古代冶炼之地;“朔风”指北风。 15. 楼船见说军容盛:称赞军队的强大。 16. 左次犹虚授钺才:表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统帅。 17. 南营乍浦北南沙:形容战场的变化无常。 18. 万里风烟通日本:表示遥远的距离。 19. 一军旗鼓向天涯:表示军队的勇往直前。 20. 楼船已奉征蛮敕:表示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21. 博望空乘泛海槎:表示对航海技术的期望。 22. 愁绝王师看不到:表达担忧战争胜利无望的心情。 23. 寒涛东起日西斜:形容战争的艰苦。 24. 长看白日下芜城:表示长时间的战乱。 25. 感慨河山追失计:表示反思过去的错误决策。 26. 艰难戎马发深情:表示在战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7. 埋轮拗镞周千亩:形容战斗的激烈。 28. 蔓草枯杨汉二京:表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29. 今日大梁非旧国:“大梁”为古代城市名,这里借指被战争破坏的城市。 30. 夷门愁杀老侯嬴:“夷门”为古代城门名,这里借指战争的惨烈;“老侯嬴”指年纪大的老人。
SEVICE
去完善
赏析
顾炎武的《海上四首》描绘了当时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情境。第一首诗以浩渺的大海为背景,描述了江山如画的景致。然而在这美丽景色背后,却是战火纷飞、百姓痛苦的沉重现实。诗人通过“水涌神山”和“云浮仙阙”的美景,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热切期望,同时也忧虑是否能实现这一愿望。第二首诗继续强调战争的痛苦,用“名王白马”和“故国降幡”的意象描绘出国家命运的多舛。而第三首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因为国家的领土仍然受到外敌的侵略。最后一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统一山河的希望。整组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SEVIC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上四首》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顾炎武(1613-1682)所作的组诗。这组诗创作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顾炎武在明朝灭亡后,隐居江南一带,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期间他漫游海上,写下了这组描绘海洋风光和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当时正值明清交替之际,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明朝末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导致明朝灭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了清朝。在这段时期,顾炎武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他的家国情怀、民族主义观念更加坚定。 在此背景下,《海上四首》成为了顾炎武抒发爱国主义情操的代表作品。这四首诗以海为主题,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决心像海水一样,汹涌澎湃,永不屈服,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和民族尊严。
SEVIC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