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九

标题包含
重九
九日今何地,寒深紫塞霜。 敢嫌芦酒浊,且对菊花甞。 岁月双蓬鬓,乾坤百战场。 赐茰知未举,梦自识鸳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九月如今在何处,寒冷加深紫色边疆的霜冻。 勇于品尝粗糙的芦酒,与菊花一同品尝。 岁月在我的头发上留下痕迹,整个天地犹如百战场。 知道别人赐予的菊花茶还没有端起,从梦中得知鸳鸯的迹象。
去完善
释义
1. 紫塞: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2. 芦酒:用芦叶包裹的酒,这里泛指粗劣的酒。 3. 菊花:重阳节赏菊的习俗源于南朝梁代。 4. 双蓬鬓:双鬓斑白,形容年老。 5. 赐茰:古代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即赠送草药以预防疾病。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朱弁的这首《重九》写出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心境与思考。首联描绘了重阳节所处于的地方环境,以“寒深紫塞霜”表达了边塞严寒的景况,暗示诗人身处艰苦的环境;颔联写诗人虽然觉得芦酒浑浊,但仍勉强品尝,暗示自己面对困境仍保持乐观的心态;颈联通过对比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白发苍苍,以及描述战争的无情,揭示了诗人的深沉忧虑和对世事的感慨;尾联则体现了诗人希望在梦境中寻找慰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九》是宋代诗人朱弁创作的一首描写重阳节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以重阳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我为这首《重九》编写的创作背景: 在公元1008年,北宋时期的中国,一位名叫朱弁的年轻诗人正在他位于江南的家乡度过重阳节。这一年,他才二十五岁,风华正茂,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他的父亲曾担任地方官职,但在一场政治风波中被贬谪,这对朱弁的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生活,朱弁不得不在成年后离开家乡,四处游历,寻求仕途的机会。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始终未能在官场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的北宋,国家内部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但由于边疆问题以及与辽、西夏等国的矛盾,使得朝廷内外都充满了紧张气氛。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弁作为一名文人,既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又对自己人生的道路感到迷茫。他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儿时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于是,他以重阳为题,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重九》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