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偶成
云冻长空铺水墨,风鸣破屋响琅玕。
忆梅探梅春已露,欲雪不雪天正寒。
呵笔岂能诗句好,拥炉偏怕酒瓶干。
太平宰相非吾望,煨芋何须问懒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凝结的云朵如同画卷中的水墨泼洒,寒风呼啸着穿过破旧的小屋,发出琅琅的声响。春天已经到来,梅花盛开引人回忆与探寻,而天空却好像想要下雪却又未落下,天气仍显寒冷。虽然手中拿着毛笔,却无法写出诗的美好,围坐在火炉旁,却担心瓶中的酒快要喝完。我不是期望成为太平时期的宰相,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希望过上平淡的生活,就如同那不问世事的懒人一样烤芋头吃。
去完善
释义
1. 云冻:指天空中的云朵凝结。
2. 琅玕:原指一种玉石,这里用来形容风声如同玉石相击的声音。
3. 忆梅探梅:回忆和寻找梅花。这里的“梅”指的是梅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花卉,通常在冬季开放。
4. 欲雪不雪:指天气即将下雪但尚未下雪的情况。
5. 呵笔:用嘴吹热气暖笔,以便写字。
6. 拥炉:靠近火炉取暖。
7. 太平宰相:指国家太平时的宰相,这里是作者自嘲的词语。
8. 煨芋:用炭火烤芋头,这里也是作者自嘲的词语。
9. 懒残:历史上的一位僧人,以懒惰而著名,这里代指隐逸的僧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寒冷的天气,诗人通过观察云、风、梅花、天气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谦逊的人生态度,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首联“云冻长空铺水墨,风鸣破屋响琅玕”,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冬天,天空中云朵仿佛被冻住,随风飘散,如同铺在水面上的水墨画;而寒风呼啸着穿过破旧的房子,发出琅琅的声响。
颔联“忆梅探梅春已露,欲雪不雪天正寒”,表达了诗人在寒冬中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诗人回忆并寻找梅花,象征着春天即将来临;然而此时天气依然寒冷,暗示着春天的脚步尚未到来。
颈联“呵笔岂能诗句好,拥炉偏怕酒瓶干”,诗人自嘲地表示自己虽然用心写诗,但未必能写得很好;同时,围着火炉取暖时,却又担心酒瓶中的酒会喝完。这一联充分展示了诗人谦逊而又矛盾的心情。
尾联“太平宰相非吾望,煨芋何须问懒残”,表明诗人并不期望成为国家的重臣,而是希望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诗人用“煨芋”这个典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追求名利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