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夫人挽诗
奉嫔归盛族,观奠及遗芳。
藻已空南涧,萱应茂北堂。
人间空堕骥,地下复鸣凰。
惨惨闻吹棘,纷纷想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奉使归朝繁荣昌盛,观礼仪和遗韵流芳。
草色已空灵南山涧,萱草理应茂盛在北堂。
人间已难寻良马,地下却传来凤凰之声。
凄惨听闻风吹棘丛,心绪繁乱如肠断寸寸。
去完善
释义
《杨夫人挽诗》注释如下:
1. 奉嫔:指嫁入夫家。嫔,宫中女官,这里借指妻。
2. 盛族:名门望族。
3. 观奠:祭奠时祭祀。
4. 遗芳:留下的美好品德。
5. 藻:指水草,比喻美德。
6. 南涧:南方的山涧,这里泛指山水。
7. 萱:草本植物,古人认为可以使人忘忧,这里借指母亲。
8. 北堂:古代妇女居住的内室。
9. 人间空堕骥:比喻人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10. 地下复鸣凰:比喻去世后才受到赞誉。
11. 吹棘:用风吹动棘草的叶子发出响声,形容悲伤的气氛。
12. 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妇的挽诗,诗人以沉痛的心情,通过对故去的妻子一生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之情。
"奉嫔归盛族,观奠及遗芳"两句,描绘了杨夫人在世时的高贵身份和对家族的贡献。她的离去使得家族失去了光彩,也让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藻已空南涧,萱应茂北堂"两句,以水藻和萱草为喻,暗示杨夫人的离世,就像水藻消失在南涧,萱草茂盛在北堂一样,给人以无尽的遗憾。
"人间空堕骥,地下复鸣凰"两句,则表达了对杨夫人才能的认可和对她离世的不舍。她的离世如同良马坠地,失去了一匹千里马,而她的才能在地下仍能熠熠生辉,犹如凤凰在歌唱。
最后两句"惨惨闻吹棘,纷纷想断肠",描述了诗人在听到风吹过荆棘的声音时,心中产生的凄惨之感,这种思念之情如断肠般痛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夫人挽诗》是南宋著名诗人史尧弼为悼念杨夫人而作的一首挽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在这段时间里,史尧弼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官至礼部尚书,但因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臣秦桧,被贬谪到了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残酷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史尧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国家民族的危亡,他以诗歌为武器,针砭时弊,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杨夫人是史尧弼的朋友或亲人的妻子,她在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但她作为一个普通妇女,却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用她的坚韧和善良,支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史尧弼在哀悼她的离世时,不仅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怀念,更是通过这一挽诗,展现了那个时代众多像杨夫人一样的普通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所展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