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桃源行

标题包含
桃源行
北归已过沅湘渡,骑马东风武陵路。 山花无限不关心,惟爱桃花古来树。 闻说桃花更有源,居人共得仙家趣。 之子渔舟安在哉,我欲乘之望源去。 江头相逢老渔父,烟水苍苍云日暮。 投竿拱手向我言,桃源之说非真然。 当时渔子渔得钱,买酒醉卧桃花边。 桃花风吹入梦里,自有人世相周旋。 酒醒惊怪告俦侣,远近接响俱相传。 靖节先生绝世人,奈何记伪不考真。 先生高步宭末代,雅志不肯为秦民。 故作斯文写幽意,要似寰海杂风尘。 不然川原远近蒸霞开,宜有一片随水从东来。 呜呼神明通八极,岂特秘尔桃源哉。 我闻是言发深省,勒马却辞渔父回。 及晨徧览三春色,莫便风雨空莓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返回北方已经穿越了沅江和湘江渡口,我在东风中骑着马沿着武陵的小路前行。我对繁茂的山花并不关心,只钟爱那自古以来的桃花树。听人们说桃花的源头另有所在,那里的居民都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我想找到那艘渔舟,乘坐它去探寻桃花源的源头。在江边遇到了一个老渔夫,他告诉我桃花源的传说并非真实。 当年的渔夫为了挣钱捕鱼,然后在桃花下喝得大醉,做着美梦。桃花随着风吹进入他的梦境,让他过上了与世无争的日子。醒来后,他惊恐地告诉同伴这个发现,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庄。陶渊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他竟然记录了这样的谎言。 陶渊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高雅志向不愿与秦国百姓同流合污。于是他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文章,描述了隐藏在尘世中的幽静之地。也许在天地间,真的有那么一片随水东来的桃花源。谁知道呢?神明通达八方,哪里只是一片神秘的桃花源。 听到老渔夫的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勒住马缰,告别了渔夫,回到现实世界。早晨起来,我欣赏着春天的美景,不要让风雨浪费了这些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北归:指诗人北上归来。 2. 沅湘渡:位于湖南省,是古代南北方的重要渡口之一。 3. 武陵路:指通往武陵的道路。 4. 渔舟:这里指桃花源的入口。 5. 江头:江边。 6. 老渔父:比喻经历过沧桑的老人。 7. 靖节先生:即陶渊明,号靖节先生。 8. 绝世人:指陶渊明的卓越才能和超群智慧。 9. 高步:大步行走,形容姿态轩昂。 10. 雅志:高尚的志向。 11. 秦民:指秦始皇时代的百姓,这里是讽刺陶渊明的意思。 12. 斯文:指陶渊明的诗歌作品。 13. 要似:好像。 14. 寰海:全世界。 15. 尘氛:尘世间的风气。 16. 莫便:不要马上。 17. 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 18. 莓苔: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去完善
赏析
《桃源行》胡宏 诗人以武陵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象。诗人在归途中,骑马沿着沅湘渡过,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但心中念念不忘的是那古老而美丽的桃花树。诗人听闻桃花源的美妙传说,渴望能追寻到它的源头。 江头,诗人遇到了一位老渔父,他向诗人讲述桃花源的传说并非真实。据他说,当年有一位渔人,在桃花丛中饮酒作乐,醉梦中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酒醒后,他惊讶地把这个梦告诉了同伴,这个传闻就在民间传播开来。 诗人对于陶渊明的记载表示质疑,他认为陶渊明在记载这段故事时,没有进行深入调查,而是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郁之情。诗人认为桃花源的美景应该是存在于世间的,不然为何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美景会从东方传来呢?诗人感叹,神灵无处不在,又岂止是桃花源的秘密呢? 听了渔父的话,诗人陷入沉思,于是告别渔父,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清晨时分,诗人观赏着春天的景色,感叹春光短暂,不能因风雨而虚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源行》是南宋诗人胡宏的一首长诗,描述了陶潜的《桃花源记》的故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5年,正值南宋时期的战乱时期。当时金兵南下,北方人民南迁,社会动荡不安。 胡宏,字仁仲,号雉岚居士,南宋时江西泰和人,自幼家贫,勤学好问,博览群书,曾师从著名学者朱熹。他的父亲胡寅是抗金名将岳飞的主要幕僚之一,因反对秦桧议和而受排斥。在这种背景下,胡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忧虑。 在《桃源行》中,胡宏通过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世界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借古讽今,隐喻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战火、追求和平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