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二首 其二
病与老相守,慵思静自便。
故园三径菊,归路一蓑烟。
高下云连谷,纵横水护田。
凄凉千古事,簇簇夕檐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疾病与衰老相伴相随,慵懒的我渴望宁静和自由。
记忆中的故乡有那三条小路旁种满菊花,回家的路上是一路的水雾如烟。
山谷间白云环绕着错落有致的山峰,田间溪流横纵交错守护着土地。
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惆怅与悲哀,夕阳西下时屋檐上的瓦片也显得格外孤单。
去完善
释义
1. 病与老相守:指作者年老多病。相守,相互伴随。
2. 慵思静自便:表示因疲惫而变得懒散,寻求宁静的生活。慵,疲倦;思,思考;静,宁静;自便,自由随心。
3. 故园:指作者的故乡,即他的故居或家园。
4. 三径菊:典出自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用来形容隐逸生活的美好。
5. 归路一蓑烟:指作者回家的路上,只见一片烟雨蒙蒙的景象。蓑,蓑衣,用来防雨的帽子和衣服;烟,烟雾。
6. 高下云连谷:指天空中的云朵与山谷相连,形成高低起伏的景色。
7. 纵横水护田:指田间纵横交错的水渠对农田的保护作用。护,保护;田,农田。
8. 凄凉千古事:指历史上许多悲伤的故事。
9. 簇簇夕檐前:指黄昏时分,屋檐前的景象如同花朵般密集。簇簇,聚集在一起;夕,黄昏;檐,房屋前后的檐梁。
去完善
赏析
《晚眺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林季仲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在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因病和年老而慵懒的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他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农田、山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最后,诗人以“凄凉千古事,簇簇夕檐前”收尾,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眺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林季仲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高望远,欣赏自然景色的情景。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林季仲正生活在宋朝晚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林季仲对此深感忧虑。他以“梅花如雪柳如丝”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寓意着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而用“潮水风帆顷刻时”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林季仲不仅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宋代文学的瑰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