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
结友寻真重驻留,行行浑似近蓬邱。
人擎绿玉简齐立,水带碧桃花乱流。
松盖几层须自老,芝英三秀又谁收。
坐中忽见红云起,疑是仙姑访旧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交朋觅友皆留连,步履如临仙山旁。
持绿玉简站整齐,桃花流水共飘扬。
青松参天需岁月,灵芝三度又谁采?
忽见座中霞光起,莫非仙子重游故地来?
去完善
释义
1. 麻姑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因麻姑仙子传说而得名。
2. 结友寻真:意为与好友共同寻找真理,追求道家仙境之意。
3. 重驻留:再次驻足停留,表示对麻姑山的留恋之情。
4. 行行浑似近蓬邱:行走时感觉仿佛离仙境不远了。蓬邱,指蓬莱仙境,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5. 人擎绿玉简齐立:人们手捧绿色的玉简整齐地站立着。绿玉简,道教中的一种法器,象征长生不老。
6. 水带碧桃花乱流:形容桃花繁盛,流水湍急的场景。
7. 松盖几层须自老:松树层层叠叠,象征着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8. 芝英三秀又谁收:灵芝花的花期较长,寓意长寿。
9. 坐中忽见红云起:坐在山中突然看到红霞升起。
10. 疑是仙姑访旧游:猜测可能是麻姑仙子回访故地。
去完善
赏析
《麻姑山》是一首描绘山水仙境的古诗,诗人以优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麻姑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气息。诗句中的“结友寻真重驻留,行行浑似近蓬邱”体现了作者在寻找真知的旅途中,驻足欣赏麻姑山的美好风光,感受着接近仙境的氛围。
“人擎绿玉简齐立,水带碧桃花乱流”则是通过对人物与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人们手捧绿玉简庄重而立,溪水带着落下的桃花花瓣流淌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麻姑山的宁静祥和,还透露出一股浓厚的仙家氛围。
“松盖几层须自老,芝英三秀又谁收”则借由松树和灵芝的生长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轮回。寓意着虽然麻姑山的自然美景永恒不变,但终究会有人老去,也会有新的生命诞生。
最后一句“坐中忽见红云起,疑是仙姑访旧游”则以一种梦幻般的情景收尾,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象征着突然之间,像有仙人降临,让读者感到仿佛真的来到了一个仙境之地,那种缥缈的神秘感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麻姑山》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张士逊之手。张士逊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曾任尚书、参政等要职,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这首诗作于他晚年辞官归隐之时,体现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南宋中期,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张士逊对这种黑暗的社会现象深感忧虑和失望。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的愿望。
同时,麻姑山作为道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张士逊在诗中借景抒情,通过对麻姑山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敬仰和追求。这也是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