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赐御书诗五言十韵

标题包含
谢赐御书诗五言十韵
圣志探渊学,皇慈示至仁。 论经穷古训,锡燕比嘉宾。 天醴尧觞举,箫韶舜乐陈。 隆恩均近辅,赐札下严宸。 洒墨星辰烂,飞毫日月新。 聪明钦作后,气志俨如神。 龙马观牺迹,延陵识圣真。 受藏辉蔀屋,荣遇极儒绅。 方讲三王治,思还四海淳。 顾惭愚陋识,何所补涓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祖禹(976年-1030年),字淳甫,又字梦得,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范祖禹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历任著作佐郎、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孔子研学探讨深邃之道,皇上仁慈尽显至极之仁。 研习经典传承古人智慧,犹如宴请嘉宾共享佳肴。 饮尽美酒尧帝酒器高举,奏起箫韶舜乐尽情演绎。 皇室厚恩眷顾身边亲信,赐下诏书彰显威严。 挥洒笔墨熠熠生辉,书写新篇宛如日月换新颜。 承蒙宠爱成为后人典范,气质神采宛如神明降临。 龙马游观探索神秘踪迹,延陵见识真实圣贤精神。 珍藏经典光辉照亮陋室,荣幸遇见儒士无比尊贵。 讲述三王治理国家之道,期望天下归仁重回淳朴。 面对皇家恩宠我自愧不如,只想略尽绵薄之力。
去完善
释义
1. "圣志":指皇帝的志愿或意图。 2. "探渊学":形容学识渊博,如同探索深渊。 3. "皇慈":皇帝对臣民的仁爱。 4. "论经":讨论儒家经典。 5. "锡燕":赏赐宴饮。 6. "天醴":天上甘美的泉水,比喻美酒。 7. "尧觞":尧帝的杯酒,借指美酒。 8. "箫韶":舜时的音乐。 9. "隆恩":厚重的恩情。 10. "近辅":亲近的辅佐大臣。 11. "赐札":皇帝赐给大臣的手谕。 12. "严宸":皇帝居住的宫殿。 13. "洒墨":挥笔写字。 14. "星辰烂":形容书法之美如同璀璨的星辰。 15. "飞毫":运笔写字。 16. "日月新":书法技艺犹如日月之更新。 17. "聪明":赞美皇帝的才智。 18. "钦作后":敬佩陛下的作为。 19. "气志俨如神":皇帝的威严如同神明一般。 20. "龙马":相传有龙马负图出水的传说,寓意祥瑞。 21. "观牺迹":观察和学习古代圣人治理国家的经验。 22. "延陵":地名,即今江苏无锡一带。 23. "识圣真":认识真正的圣人。 24. "受藏":收藏,表示接受赐予的御书。 25. "辉蔀屋":光照简陋的房屋。 26. "儒绅":儒雅绅士。 27. "三王治":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位圣王的治国之道。 28. "四海淳":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和谐。 29. "顾惭":惭愧地回顾自己。 30. "涓尘":微不足道的力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起笔就显示了诗人雄浑的气魄,“圣志探渊学,皇慈示至仁”描绘出皇帝的圣明和智慧以及对臣民的仁爱。接着,作者描述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智慧和对文人墨客的关爱,特别是皇上赐宴,使其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体验。 随后四句则转向皇帝统治下的繁荣景象:“天醴尧觞举,箫韶舜乐陈。隆恩均近辅,赐札下严宸。”这是通过对皇帝赐宴和乐曲的陈设来体现皇家的恢弘气象。同时,也展示了皇帝的恩泽惠及所有在朝官员。 接下来的诗句开始描绘皇帝赐书的情景:“洒墨星辰烂,飞毫日月新。”在诗人眼中,这如同皇帝挥洒笔墨间,星辰闪烁,日月光辉,暗示着皇帝的文章壮丽无比。而后的诗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想,虽然自己才智平平,但依然能领略到皇帝智慧的精髓。 最后两联,作者将自己比喻成发现历史真相的学者,感叹自己能遇到这样的盛世,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能力的局限。但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挫败,相反,他更努力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希望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赐御书诗五言十韵》是北宋诗人范祖禹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68年。当时正值北宋神宗时期,国家相对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范祖禹在幼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成年后成为了一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因学识渊博而被选拔为宋神宗赵顼的侍讲,以经术启迪君心,辅助朝政。在这段时间里,范祖禹与神宗皇帝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得到皇帝的器重和信任。 在这首诗中,范祖禹表达了对于皇帝赐予御书的感激之情。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皇帝书法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这首诗不仅是范祖禹对皇帝的赞美之作,也是他个人才华和政治立场的展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