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
发美童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派遣使者到海东之地,人在天涯,心在天际。懂得方向,方知木之德;开创国家,源自金之家。赐封拜服,恩情沉重,留下欢乐,时间仿佛永恒。顺风顺水,如鲸逐浪;旭日东升,锦帆点缀。夜色中的火光,宁静而璀璨;秋天的航班,独自航行。抚慰安定人心,传达皇帝的意愿;忠诚守信,自我无暇。头发秀美,如孩童的发髻;簪子上香,如花中仙子。带着丰富的礼物,进入中国的心脏地带,正朔的阳光,普照华夏大地。
去完善
释义
1. 海东:指朝鲜半岛附近海域,这里代指新罗国。
2. 木德:中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东方属木,因此“木德”在此表示方位东方。
3. 金家:古代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的新罗国的开国君主,史称“金姓新罗”。
4. 册拜:指册封,即皇帝对臣民的任命或封号。
5. 申恩:表达感谢之情。
6. 赊:推迟,延缓。
7. 鲸浪热:形容海上的风浪。
8. 锦帆:锦制的船帆,此处比喻华美的船只。
9. 潜然火:暗中点火。
10. 槎:木筏。
11. 喻旨:理解并传达皇上的旨意。
12. 忠信:忠诚老实。
13. 发美:头发漂亮。
14. 簪香:簪子上散发出香气。
15. 子月花:秋天的花朵。
16. 琛赆:贡品。
17. 正朔:指历法,这里特指中国的历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目送友人崔员外的远行。他以朝廷的使者身份前往新罗,执掌国家的中枢大权。“人行天一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路途的遥远。而接下来的“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则是在赞誉崔员外才学出众,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方向,有开辟国家的才能。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描述了册封仪式的庄重和欢乐时光的短暂。而“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则展现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以及船队扬帆起航的情景。
“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希望他能够在艰险的旅途中保持警惕。同时,也祝愿他平安归来。接下来,“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是对崔员外的赞美,认为他能够贯彻皇帝的旨意,忠诚而守信。
最后的“发美童年髻,簪香子月花”则表达了对崔员外未来成就的期许,希望他能如同童年的美好时光一样,拥有灿烂的人生。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贞元年间,诗人窦常写下了这首《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这一时期,唐朝与新罗国(今韩国)有着密切的友好交流关系。作为两国关系的象征,新罗册使肩负着重要的外交使命,负责传递两国之间的友谊和信息。这首诗是窦常为祝贺崔员外的任命而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即将出使新罗的官员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在这个时代,唐朝的国力虽然有所衰落,但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贞元年间,唐朝与新罗、日本等国家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相互派遣使者进行文化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窦常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于国家的外交事务和民族关系十分关注,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
窦常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崔员外出使新罗的情景,表达了对他顺利完成任务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这个时期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担忧。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窦常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和平友情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