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项亭怀古

标题包含
项亭怀古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 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力图成功需历经诸多磨难,天道无常路途似乎走到尽头。有心的臣子能在军帐之下辅佐明主,无奈却无颜面回到江东故里。命运多舛,马儿在危急关头陪伴身侧;时光消逝,争战中的勇者渐渐老去。汉室江山尚在,又何必舍弃拔山之力去争夺那些浮名虚誉呢?
去完善
释义
1. 项亭:项羽自刎之处,位于今安徽省和县乌江畔的霸王亭。 2. 力取:指项羽通过武力夺取天下。 3. 天亡:天命所归的意思,这里指项羽失败于刘邦。 4. 裁帐下:指的是项羽在军帐内听取谋士范增的建议。 5. 江东:项羽的故乡,位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岸地区。 6. 命厄:命运坎坷。 7. 留骓处:指项羽最后留下战马的地方,这里代指项羽的死地。 8. 年销:时间消逝。 9. 逐鹿:争夺天下之意。 10. 汉家神器:汉朝的政权象征,这里代指汉朝的江山。 11. 须废:需要废弃的意思。 12. 拔山功:形容项羽英勇战斗的故事。
去完善
赏析
《项亭怀古》是窦常的一首咏史诗,通过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描绘,表达对英雄悲剧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诗人以项羽为线索,揭示了历史成败的诸多因素,既赞美了英雄的气概,又批判了历史的荒谬。 首联“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点明项羽勇猛善战,但终究败亡的命运。他以力量征服天下,却遭遇重重困难;虽然勇冠三军,但最终仍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这一联概括了项羽的一生,同时也暗示了武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颔联“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进一步描绘了项羽的悲剧命运。他虽有英勇之心,却无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虽然有恢复故国的愿望,却无法回到江东重整旗鼓。这一联突出了项羽壮志未酬的悲哀,同时也揭示出战争的无情和历史的无情。 颈联“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通过描写项羽战败后的情景,表现了他悲壮的人生结局。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不舍战马,表达了强烈的执着精神;而在时间的流逝中,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这一联展现了项羽英勇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叹。 尾联“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指出项羽的失败并非因为他的力量不足,而是因为历史的选择。汉朝建立,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而项羽的英勇事迹,也只能被视为过眼烟云。这一联以理性审视历史,表现出诗人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独特的历史观念。 总的来说,《项亭怀古》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项羽的英勇形象和历史悲剧,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兴亡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项亭怀古》是唐代诗人窦常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40年前后,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国力日渐衰微。 在这段时间里,窦常的家族也因战乱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的父亲窦觎曾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但因藩镇之间的争斗而被害。窦常为了避祸,离开了故乡襄阳,来到了项亭(今江苏苏州一带)。在这里,他看到了历史的遗迹,不禁想起了当年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英勇抗秦的事迹。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窦常通过对项亭的历史回顾,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他希望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