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标题包含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风雨交加,山川曲折。靠近吴州的树林,隋朝园林却笼罩在雾气中。相聚和别离总是频繁地发生,欢喜和忧伤又怎会轻易平息?我想当您醉意消解,还会听到杜鹃的悲鸣。
去完善
释义
1. 泰(tài)州:位于今江苏省中部偏北的地区,属于历史上著名的“淮左名都”。 2. 东京:指的是古代的东京汴梁,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 3. 吴州:古代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相当于现在的苏州地区。 4. 隋苑:隋炀帝在位时期在江苏扬州所建的皇家林苑,因隋朝短暂,故留存下来的建筑和园林较少。
去完善
赏析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是一首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人的词作。首句“风紧雨凄凄”描绘了泰州道中的恶劣气候,暗含诗人旅途的艰辛。第二句“川回岸渐低”则表明地势逐渐降低,揭示了诗人已接近目的地。接下来两句“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通过吴州与隋苑两个地点的对比,表现出了距离的接近和视野的迷茫,突出了诗人心中对于重逢故人的渴望。 下阕的前两句“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揭示了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悲欢离合的理解与感慨。最后两句“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则是对远方朋友的想象,设想他们也在为离别而悲痛,以子规啼鸣象征人们内心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风雨、地势等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是五代时期南唐文人徐铉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56年,正值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在这个时期,南唐国力渐衰,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徐铉作为南唐的重臣,亲眼目睹了国家江河日下的局面,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徐铉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原本是南唐的文坛领袖,深受朝廷器重,但随着国家的衰落,他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如这首《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在诗中,徐铉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倾诉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展现了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人,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