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分和杜诗
桃花朱朱李花白,高柳花边出多碧。
雨中物色更芳鲜,未碍刘郎中一石。
醺酣裁诗角险丽,坐人豪逸俱勍敌。
但令得醉复长吟,山云从尔生虚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桃花盛开红艳艳,李子花洁白无瑕,高高的柳树在花丛中更显翠绿。
在雨中赏景,花朵更加鲜艳芬芳,也不影响诗人以酒助兴。
诗人们竞相创作出险奇壮丽之作,文采飞扬难分伯仲。
只要能够沉醉其中并不断咏叹,山间云雾仿佛在墙壁上产生虚幻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桃花朱朱:形容桃花的颜色十分鲜艳。朱朱,即红色。
2. 李花白:描述李花的颜色为白色。
3. 高柳:指高高的柳树。
4. 刘郎中一石: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城中尺来许,云雾深藏亦何妨。”意为即使云雾缭绕,也不妨碍欣赏美景。这里表达了作者在雨中观赏美好景色的喜悦之情。
5. 醺酣裁诗角险丽:饮酒后带着微醺的感觉写诗,表现出险丽的意境。醺酣,指微醺的状态;裁诗,作诗;角,竞争,较量;险丽,指险峻而美丽的景象。
6. 坐人豪逸:指作者的豪放与超脱。
7. 俱勍敌:都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勍敌,强劲的对手。
8. 但令得醉复长吟:只要能沉醉其中并大声歌唱就好。
9. 山云从尔生虚壁:山间的云朵似乎从虚无缥缈的墙壁中涌出。
去完善
赏析
《对酒分和杜诗》这首诗歌是宋代诗人范浚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首先,诗人用“桃花朱朱李花白,高柳花边出多碧”来描述春天里的美景,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其中,“桃花朱朱”和“李花白”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和李花的色彩,而“高柳花边出多碧”则强调了柳树在春天里的美丽姿态。这些描写都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着,诗人通过“雨中物色更芳鲜,未碍刘郎中一石”来表达自己对春雨的喜爱。虽然春雨可能会让景色变得模糊,但却能增添更多的新鲜感和芬芳。同时,这里提到的“刘郎中一石”可能是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诗人以此表达对春雨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刘禹锡一样,对春天有着深刻的理解。
然后,诗人用“醺酣裁诗角险丽,坐人豪逸俱勍敌”来形容自己和朋友们在饮酒作诗时的豪情壮志。他们沉醉在美酒和诗篇之中,彼此之间相互竞争,力求写出更加优美、动人的诗句。这里的“角险丽”和“俱勍敌”都表示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最后,诗人以“但令得醉复长吟,山云从尔生虚壁”作为结语,表达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态度。只要能够尽情地畅饮美酒,放声高歌,那么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激发灵感,创作出美好的诗篇。这里的“山云从尔生虚壁”意味着在酒后诗兴大发之时,诗意如同山间的云雾般涌现在眼前,使诗人灵感迸发,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对酒分和杜诗》是南宋诗人范浚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庆元年间(1195-1197年),即南宋中期。
在这段时间里,范浚生活在浙江台州一带,他以博学多才著称,精通经史,善于诗赋。然而,他的一生却并未踏上仕途,一直在乡间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他的壮志难酬和对现实的忧虑。
在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北方领土尽失。面对这种局势,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感到痛心疾首,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范浚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行了深沉的反思。
在这首诗中,范浚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热爱。同时,他也以杜甫为榜样,希望能够像杜甫一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