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

标题包含
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
泛櫂若流萍,桂寒山更青。 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 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舟如浮萍,飘荡在桂树葱茏的山间,越发显得绿意盎然。仰望天空,白云悠悠;俯视大海,阳光照耀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当潮水退去,沙滩上的珍珠贝显露出来,闲暇时在沙滩上捡拾翠鸟羽毛。自己来到豪门的门庭下,再次为众人吟咏这份美好的芬芳与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泛櫂若流萍:汎,同“泛”,漂荡;櫂,同“棹”,船桨。流萍,指在水面上漂流的浮萍。 2. 桂寒山更青:桂寒,指秋天的寒气。 3. 望云生碧落:碧落,即天空。 4. 看日下沧溟:沧溟,大海。 5. 潮收腰珠母:指退潮时,沙滩上留下大量贝类生物,如珠母。 6. 沙闲拾翠翎:翠翎,翡翠鸟的羽毛。 7. 自趋龙戟下:龙戟,皇帝仪仗中的兵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友人孔周去南海拜见王尚书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离别、友谊和壮志的主题。诗人借助于自然景物,形象地刻画了江面的宽阔与波浪的涌动,以及山林的翠绿和环境的清冷,以此强调友情的重要性。此外,诗中还抒发了个人理想与抱负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寓情于景,构思巧妙,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杨衡创作的送别诗《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期间。杨衡生活在唐玄宗和唐代宗年间,这一时期唐朝国力渐衰,战乱频发。他的诗歌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衡的个人经历也十分曲折。他曾一度成为叛军的一员,后被俘并投降。虽然他的投降行为受到了一些士人的质疑,但他在被俘期间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后的岁月里,他虽未能在官场取得显著成就,但一直以文学创作为生活重心,并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这首诗中,杨衡表达了对朋友孔周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国家局势的紧张。他将孔周比喻为来自远方的使者,传达出对远方友情的怀念。同时,他还描绘了南海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希望孔周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并受到礼遇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