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饭野人家见拒甚力
山崦筠车转屈蟠,欲寻野店具盘餐。
主人变色行蚕忌,客子包羞坐虱官。
早见此生真寄寓,更知行役是艰难。
逡巡揽袂来旁舍,晓月朦胧春梦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竹车蜿蜒曲折,寻找乡村小店享用午餐。
店主面色改变,正赶上蚕桑祭祀日,客人带着羞愧,坐在虱子成群的简陋客房里。
很早就知道生活充满寄托与寄托在生活中的无奈,更明白出行劳累中的艰辛。
我犹疑不定地来到了附近的农家,清晨的月光朦胧,春天的梦境已经残缺不全。
去完善
释义
1. 山崦:指山的曲折处。
2. 筠车:竹制的车子。这里指代作者的车辆。
3. 屈蟠:曲折。
4. 野店:乡村小店。
5. 具盘餐:准备餐具用餐。
6. 变色:改变脸色。
7. 蚕忌:蚕茧收成的日子,农民忌讳在此时接待客人。
8. 虱官:官员中的低等职位。这里用来说明作者的谦虚态度。
9. 寄寓:寄居。
10. 行役:外出做官或者办事。
11. 艰难:艰苦困难。
12. 逡巡:徘徊不定。
13. 揽袂:拉住衣袖。
14. 旁舍:附近的房屋。
15. 晓月:拂晓时的月亮。
16. 朦胧:模糊不清。
17. 春梦残:春天即将结束,梦境将要消散。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一次不成功的投宿经历。诗人驱车进入山间,打算在一家农家小店用餐。然而,店主因为养蚕的缘故拒绝接待,让客人感到尴尬。诗人意识到人生的无奈和奔波的艰辛,只得无奈离开这家小店,去附近找其他住处。在月光下,他离开了那家小店,留下了一个朦胧的春梦。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次失败的投宿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欲饭野人家见拒甚力》是南宋诗人魏杞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13世纪之间。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金兵入侵,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导致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困苦。而魏杞本人则是南宋晚期的文人,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时,魏杞正在游历乡村,试图了解民间的实际情况。他想在一个农户家吃饭,却遭到了拒绝。这让他深感震惊,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