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彦武归乡
折桂归来日,西风万里秋。
锦衣天上客,红叶渡头舟。
把酒难为别,题诗更欲留。
明朝山水隔,何日是重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折桂归来的日子里,正值西风萧瑟的万里秋光。
华丽的锦衣衬托着天上的使者,犹如红叶点缀在渡口的小舟之上。
举杯对饮却难以道别,题写诗篇更是为了挽留这一刻的记忆。
明天我们就将各奔东西,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共游。
去完善
释义
1. 折桂:指科举中第,这里表示左彦武取得功名;
2. 锦衣:精美的衣裳,这里借指达官贵人的华贵生活;
3. 题诗:指写诗相赠,这里是作者要表达自己对左彦武的惜别之情;
4. 明日:指出发后的第二天;
5. 重游: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游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左彦武归乡》,写的是送别左彦武回乡的场景。首句“折桂归来日,西风万里秋”描绘了秋天来临时的景象,左彦武载誉而归,此时西风吹过,万木凋零。这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
颔联“锦衣天上客,红叶渡头舟”,将左彦武比作天上的神仙,身着锦衣,乘坐渡头的船只离去。这里用到了对比的手法,以表达左彦武的非凡品质和成就。同时,“红叶”又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呼应了首句的描写。
颈联“把酒难为别,题诗更欲留”,写出了诗人与左彦武之间的深厚感情。离别时,诗人借酒消愁,但仍难以掩饰内心的悲痛;而左彦武则希望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尾联“明朝山水隔,何日是重游”,揭示了离别后的现实:明天,山水相隔,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重逢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左彦武归乡》是明代诗人魏杞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内心的不舍之情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魏杞作为明朝的一位著名文士,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在这一时期,魏杞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回乡。在家乡期间,他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志士相交,共同探讨文学创作和时事问题。这一时期的魏杞,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明朝中后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士人阶层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魏杞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对社会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感慨。这些情感都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的人文关怀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