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荆州亭入朝

标题包含
荆州亭入朝
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 九辨人犹摈,三秋鴈始过。 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 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张说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凤阁舍人等职。武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巫山云雾萦绕,峡谷秀丽;湘江水波荡漾,洞庭湖宽广无垠。 屈原那动人的《九辨》仍被世人排斥,此时已是深秋,大雁开始南飞过境。 吴地的百姓穿上了羊毛毡子,孩童们聆听着楚地的话语。 没有实现朝拜的心愿,又将如何面对江汉的波涛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荆州亭:古代朝廷举行大典时演奏的乐曲之一。 2. 巫山云雨峡:巫山地区多雨,此处借指朝廷中的复杂情况。 3. 湘水洞庭波:形容江南水乡的风光,此处借指张说所在的江南之地。 4. 九辨人犹摈:意指张说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重用。 5. 三秋雁始过:指秋季,大雁南飞之时。 6. 旃裘:古代的毛毡衣服,这里代指南方地区。 7. 吴地尽:表示张说所处的江南地区。 8. 髫荐:推荐年轻人,这里指张说自己希望能受到举荐。 9. 不果朝宗愿: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无法为朝廷效力。 10. 其如江汉何:感叹自己无法在朝廷有所作为,如同江水般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荆州亭入朝》这首词以“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开篇,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词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紧接着的“九辨人犹摈,三秋鴈始过”则表达出词人对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不被世人所知的感慨。然而,在后面的句子“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中,作者又转而描述江南的美景与繁华,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一句“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则是词人对自己不能实现梦想的现实无奈的自嘲。总的来说,整首词以自然景色的变换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与执着,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荆州亭入朝》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12年,正值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初期,社会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张说在此时期任职宰相,地位显赫,但他深知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皇权更迭的险恶,因此内心仍保持着警惕和忧虑。 在这首诗歌中,张说以“入朝”为主题,表达了身居高位的忧虑和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他通过对荆州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朝廷内外局势的担忧。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张说在仕途上的矛盾心态:既希望能在政治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又害怕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