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蘘荷亭应制
回銮青岳观,帐殿紫烟峰。仙路迎三鸟,云衢驻两龙。
园林看化塔,坛墠识余封。山外闻箫管,还如天上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返回富饶的泰山时,帐篷和宫殿隐藏在紫色烟雾笼罩的山峰中。神仙们在路上迎接三只鸟儿,云朵在道路上停驻两条巨龙。看到经过转变的宝塔矗立在园林中,站在神坛上我认出了残留的神迹。在山谷间听到笛子和箫的声音,仿佛是回到了天上的感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侍宴蘘荷亭应制:这首诗是作者在襄荷亭参加皇家宴会时所创作的。“应制”是指按照皇家的命令或规定来创作诗歌。
2. 回銮青岳观:青岳观是皇家宫殿之一,“回銮”指皇帝返回宫殿。
3. 帐殿紫烟峰:帐殿是指皇帝在外出时搭建的临时住所,紫烟峰形容皇帝的宫殿如同仙境一般。
4. 仙路迎三鸟:这里的“三鸟”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三足乌,象征皇帝的到来。
5. 云衢驻两龙:云衢指天空,两龙是指皇帝的两位侍卫。
6. 园林看化塔:化塔是指佛教的宝塔,这里用来形容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
7. 坛墠识余封:坛墠是指古代祭祀的场所,余封是指古代君主封赏的土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皇家园林中,还能看到古代君主封赏的痕迹。
8. 山外闻箫管:这句话形容音乐的美妙,仿佛从遥远的山中传来。
9. 还如天上逢:这句诗意味着皇帝的音乐盛会就如同天上的仙乐一样美妙。
去完善
赏析
《侍宴蘘荷亭应制》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皇帝出游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皇家威严的氛围和仙境般的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将现实与仙境相互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皇室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侍宴蘘荷亭应制》是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说的一首应制诗。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正是大唐盛世的开端,国力强盛,政治昌明。
在这个时期,张说作为朝廷重臣,历任太子右庶子、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深得唐玄宗的器重。然而,身处高位的同时,张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他要维护朝廷的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他还要应对来自政敌的攻击,保持自己的地位。
在《侍宴蘘荷亭应制》这首诗中,张说以皇帝宴请为契机,通过对蘘荷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祝愿。同时,也在诗中暗示了自己对朝政的关注和责任。这种既有政治智慧,又有文学才华的表现,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朝应制诗的典范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