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观
胜绝平都观,盘纡石磴长。
崇岗虎蹲踞,古柏雁分张。
殿阁刚风外,轩墀灏气旁。
烟华迎碧瓦,云叶覆雕墙。
古有神仙术,能齐日月光。
升腾继黄老,烜赫数阴王。
采药岩峦秀,烧丹井灶香。
彩云生洞穴,白昼上穹苍。
陈迹今犹在,咸云实不亡。
碑铭余汉魏,像设自齐梁。
仙骑霜毛洁,胎禽雪羽翔。
豪商供香火,骚客鬭篇章。
顾我趋行殿,寻真到静坊。
遗文观翠琰,隠诀悟青囊。
傥解交龙虎,终能翳凤凰。
定纡苍玉佩,径入白云乡。
却忆求轻举,相传笑彼狂。
李君炼丹石,韩子服硫黄。
雅欲同南极,俄惊葬北邙。
古今垂烱戒,服饵要周防。
却老宁无策,怡神别有方。
不须纨与素,但可举清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胜景堪称人间仙境,山路曲折悠长。
巍峨山峰如猛虎潜伏,参天古柏排列成行。
宫殿高耸寒风之外,台阶宽阔云雾旁。
琉璃瓦光彩照人,雕花墙上云彩翻涌。
传说古时有仙人法术,能够与日月之光相比。
神仙地位崇高,阴王则威震四方。
他们曾在岩峦间采集灵药,在山洞中烧炼丹砂。
神秘的彩云从洞穴中升起,仿佛穿越了天空。
这些传说至今仍在流传,无人否认其存在。
碑文记载着汉魏时的故事,雕像展示了齐梁时的景象。
仙人骑着骏马,大鸟翱翔天际。
富有的商人献上香火,诗人争相抒发情感。
我在宫殿中追寻真理,来到静坊寻找仙境。
阅读翠琰上的遗文,领悟深藏的秘密。
只要学会驾驭龙蛇,定能如愿以偿,抵达那片仙乡。
想起那些试图白日飞升的故事,不禁让人发笑。
李君曾尝试炼丹化石,韩子则吃了硫磺丸。
他们向往着南极之地,却相继埋葬于北邙。
历史留给我们无数教训,服药养生需要谨慎防范。
想要青春永驻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不需要丝绸和纸张,只需共同畅饮美酒,尽享人生快乐。
去完善
释义
1. 平都观:位于重庆丰都县的道观,全名“平都紫府”,又称“酆都观”。
2. 盘纡:曲折环绕的意思。
3. 虎蹲踞:形容山势险峻的样子。
4. 分张:分散开来的意思。
5. 刚风:指山风。
6. 灏气:指清朗的天空。
7. 烟华:烟雾弥漫的景色。
8. 云叶: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9. 烧丹:古代炼丹的一种方式。
10. 井灶香:指炉火的香味。
11. 灵光:指仙气笼罩的地方。
12. 陈迹:过去的遗迹。
13. 汉魏:指东汉和魏晋时期。
14. 像设:塑像。
15. 齐梁:指南朝时期的齐国和梁国。
16. 霜毛:指马的毛色如霜。
17. 胎禽:指凤凰一类的神鸟。
18. 豪商:富有的商人。
19. 骚客:诗人。
20. 争篇章:即比赛写诗。
21. 遗文:指遗留的文章。
22. 翠琰:绿色的石刻。
23. 青囊:道家的一种秘诀。
24. 龙虎:道教中的神兽。
25. 翳凤凰:指凤凰隐匿起来的样子。
26. 苍玉佩:翠绿色的玉佩。
27. 白云乡:指仙境。
28. 李君:指李耳(老子)。
29. 韩子:指韩愈。
30. 南极:指南方仙境。
31. 北邙:河南洛阳北面的邙山,是古代著名的墓葬区。
32. 周防:防备周全。
33. 纨与素:指华丽的生活。
34. 清觞:清澈的酒杯,代指喝酒。
去完善
赏析
《酆都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酆都观时的所见所思,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道家和神仙思想的独到见解。首先,诗人在开头便以“胜绝平都观”表达了此地的独特风貌和磅礴气势。随后通过对虎蹲踞的山岗、雁分张的古柏等景色的描绘,渲染了酆都观的神秘气氛。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赞美神仙之术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暗示出随着时代更迭,这一思想已不再如昔日般显赫。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寻访古仙人遗迹的经历以及拜读相关碑铭的感受。尽管求仙之道已式微,但诗人仍然抱持着对神仙之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结尾部分,诗人以历史人物的例子提醒人们在追求神仙之道时也要警惕潜在的危险,保持审慎的态度。总的来说,《酆都观》是一首富含哲理且意境悠远的诗作,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道教文化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酆都观》这首诗是由南宋文人晁公武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4年,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但国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在这个时期,晁公武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家乡山东临淄过着平静的生活,但随着金兵南侵,他的家乡被战火波及,他不得不离开家园,前往南方避难。
在这个过程中,晁公武历经磨难,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世的悲欢离合。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国家命运产生了忧虑。在到达江南地区后,他投身于文学创作,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争的愤怒和对和平的渴望。
《酆都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晁公武通过对酆都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他也借这首诗传达出自己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在诗中,他写道:“人间何处无烽火,天上何时不风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战争与自然的无奈,以及对人们能够战胜困境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