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荆州即事 其二

标题包含
荆州即事 其二
初上蓬笼竹笮船,始知身是剑南官。 沙头沽酒市楼暖,靳步买薪江墅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第一次来到这个豪华的竹林小船里,我才明白我已经成为剑南的官员了。在繁华的市场里购买美酒,感受着温暖;而在寂静的乡村购买柴火,脚步显得有些沉重。
去完善
释义
1. "初上":首次到达某地。这里指诗人初次到达荆州。 2. "蓬笼":指一种用竹子编成的渔具,用于捕鱼。 3. "竹笮船":竹制的独木舟,这里指渔民使用的船只。 4. "剑南官":指唐朝时设置在四川地区的剑南节度使的官员。这里是诗人自嘲的用语,表示自己虽然身在荆州,但仍然是剑南的官员。 5. "沙头":江边沙滩上的地方。 6. "沽酒":买酒。 7. "市楼":市场附近的酒楼。 8. "暖":温暖舒适。 9. "靳步":靠近岸边的地方。 10. "买薪":购买柴火。 11. "江墅":江边的小屋或者别墅。 12. "寒":寒冷清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舟初到荆州的情景,以及他在当地的生活体验。首句“初上蓬笼竹笮船”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乘船抵达荆州的场景,暗示着诗人的旅途劳顿和抵达目的地的喜悦。紧接着的“始知身是剑南官”则揭示了诗人此时的身份——来自剑南的官员。 接下来的两句“沙头沽酒市楼暖,靳步买薪江墅寒”分别描述了诗人在荆州的不同生活场景。“沙头沽酒市楼暖”指的是在江边的小酒馆里取暖、喝酒,体现了诗人与民同乐的亲近感;而“靳步买薪江墅寒”则是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小径上购买柴火的场景,虽然生活环境简陋,但诗人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荆州即事 其二》是宋代诗人晁公武所作。公元1119年,宋朝国力逐渐衰弱,北方边疆战争频繁。作为宋代的一位文人,晁公武在这首诗中以荆州为切入点,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境况。 诗人在此时正处中年,任荆州知州。身处乱世,他既怀有报国之志,又深感人生无常。在这一年里,中原大地战火连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讽刺的笔触描绘了荆州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诗句“蛮歌连晓起,伧语向宵传”中,诗人通过描述荆州的民歌和方言,展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活气息。然而,这些热闹的场景背后,掩盖不住的是民众生活的艰辛和对战争的恐惧。 总的来说,《荆州即事 其二》这首诗,既反映了当时荆州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虽然表面看似平淡无奇,但在深沉内敛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