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金山

标题包含
登金山
东游寻胜即登临,浮玉知名冠古今。 万壑波涛喧海口,千年岩岫据江心。 雨篷烟棹征帆远,晓磬昏钟佛屋深。 诗客分留风景在,凭君一为发长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次东方之旅中,我们来到了一处充满美景的地方,这地方的声誉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这里拥有广阔的山川河流,波光粼粼的海面犹如万壑波涛一般喧哗;历史悠久的岩石峭壁屹立在江边,形成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烟雾弥漫的小舟、远航的船只以及晨昏的钟声在远处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这些景色让诗人流连忘返,也让远方的客人对这里的美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你能在这里尽情地抒发你的情感和思绪。
去完善
释义
1. 东游:诗人出发之地,指长江下游地区。 2. 浮玉:山名,这里借指金山寺所在的金山。 3. 万壑:形容众多山谷。壑,山谷。 4. 波涛:指海水激荡。 5. 喧海口:在海滨喧闹。 6. 岩岫:岩石与山峰,指金山的地貌。 7. 晓磬:清晨的钟声。磬,佛教敲击物。 8. 昏钟:黄昏时的钟声。 9. 诗客:诗人自称。 10. 风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去完善
赏析
《登金山》是北宋诗人晁公武的一首描绘游览金山胜景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金山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乡之行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东游寻胜即登临,浮玉知名冠古今”,诗人以“东游”开篇,点明了出游的方向和目的。“浮玉”一词形容金山如浮在水面上的玉璧,既形象又生动,表现出金山独特的美。颔联“万壑波涛喧海口,千年岩岫据江心”,诗人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诗句更具音韵美。描述了金山下万壑波涛的景象,凸显了自然界的壮观。颈联“雨篷烟棹征帆远,晓磬昏钟佛屋深”,诗人借助“雨篷”“烟棹”“征帆”等意象,描绘了雨中航行,晓昏钟声的美景。尾联“诗客分留风景在,凭君一为发长吟”,诗人表达了他对金山风景的热爱和留恋,希望能将这些美景通过诗歌传颂下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金山》是宋代诗人晁公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8年,当时晁公武在扬州任职。在他的任职期间,他登上了著名的金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这个时期,晁公武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他被贬到了扬州。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了官场的黑暗面,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12世纪初的宋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入侵,国土分裂,民不聊生。这个时代的背景对晁公武的影响很大,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