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牛尾狸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牛尾狸二首 其二
物生甚美世所忌,吹息雪中成祸胎。 汤帆卯杯频下筯,江南归梦打围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事物本来非常美好却遭世人忌惮,就像吹口气在雪地里就孕育了灾难的种子。就像那汤汤的江水映照着繁星点点的灯光,频繁地摆动着船桨却屡屡受挫。怀抱着江南的美好梦境,准备去追寻那里的温暖阳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牛尾狸:即果子狸,一种野生动物,因其尾部像牛尾,故有此名。 2. 忌:忌讳,不喜欢。这里指人们不喜欢果子狸。 3. 吹息雪中:形容果子狸在雪地中呼吸。 4. 祸胎:祸患的根源。这里指果子狸被人们视为祸患。 5. 汤帆:煮食果子狸。 6. 卯杯:卯时饮酒。卯时为早晨五点至七点。 7. 频下筯:频繁地放下筷子,形容吃得很多。 8.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9. 归梦:返回故乡的梦。 10. 打围:围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松在描绘牛尾狸的美味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物生甚美世所忌,吹息雪中成祸胎”开篇,即表达了世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嫉妒,使得它们常常成为众矢之的,犹如风雪中的祸胎。而后两句则通过描述江南人赏景品酒,享受生活的场景,对比出牛尾狸虽遭受非议却仍能令人陶醉的特点。诗人借由牛尾狸的形象传达了世间美好事物虽有瑕疵但不应被埋没的理念,也反映了其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末年,朱松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牛尾狸二首 其二》。这首诗歌颂了牛尾狸的美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味的赞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非常独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我们从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写于北宋末年。这一时期,北宋政权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而朱松作为一名文人,对这种社会现状感到不满和忧虑。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种消极情绪所左右,而是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其次,我们来看朱松在这段时期的人生际遇。朱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情感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屡遭贬谪。尽管如此,朱松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感悟。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段时期的时代背景。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个时期,美食文化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牛尾狸作为当时的特色美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朱松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牛尾狸二首 其二》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时代特点。诗人通过对牛尾狸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