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纪梦

标题包含
纪梦
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 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 柳侯未五十,罗池作刺史。 翰苑失词华,蛟龙怨泥滓。 我今四十贫无官,六合飘零到融水。 来时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贤我如此。 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 奔走岂吾心,跬步思桑梓。 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争献双眸美。 青山纵好兴不生,万斛羁愁怀抱里。 夜长正好梦,征夫何早起。 合眼见故乡,开眼知行李。 交朋无恨别,亲戚常孔迩。 天明同登途,薄暮共栖止。 一更春酒熟,街头逢伯氏。 二更桑麻园,仲氏谈生理。 三更四更,平时往还人,见我早归呼我喜。 五更茅店寒,邻鸡振吾耳。 忽惊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闽何处是,只泪汪汪沾布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可以为您翻译这首古文: 自二十岁后离家远行,来到壶山玉融之地。 写诗并非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却已被贬谪至千里之外的地方。 柳侯尚不满五十岁,便成为罗池地区的刺史。 翰苑失去了诗词的风采,蛟龙也因泥潭而感到痛苦。 我现在年近四十却尚无官职,流浪在五湖四海之间,来到了融水。 到达柳城村时住了三晚,再次瞻仰前人的风采,感叹自己如今的境遇。 才能微薄的人不必抱怨,让我来讲述西行的开始吧。 四处奔波并非我心所向,行一步思乡之情便更深一分。 从江西、湖南抵达桂林,一路青山景色美不胜收。 然而青山美景却无法激起我的兴致,万斛乡愁萦绕心头。 漫漫长夜适合入睡做梦,征夫为何早早醒来? 睁眼见到故乡之景,又知晓行囊何在。 与友人离别并无怨恨,亲戚之间时常联系。 天明时分共同踏上旅途,傍晚时分共享栖息之所。 第一更时,街上遇到伯氏,春酒熟了。 第二更时,和仲氏在桑麻园谈论生计。 三四更时,平时交往的人们见到我早早归来,喜悦不已。 五更天时,茅店寒冷,邻家的鸡啼声惊醒了我。 忽然间发现自己躺在竹床上安眠,想起远方福建的家乡,泪水沾满了布被。
去完善
释义
1.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之时,此处是作者自述自己离开家乡闯荡的年纪。 2. 玉融丹井壶山市:指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玉融山上的景点。 3. 哦诗:吟咏诗歌。 4. 牂牁:古郡名,位于今天的贵州省内。 5. 柳侯:即唐代诗人柳宗元。 6. 罗池:位于广西柳州的一处古迹。 7. 翰苑:文人的书斋或翰林院。 8. 词华:才华横溢的文采。 9. 泥滓:污泥浊水,形容处境艰难。 10. 四十:古代认为四十不惑,故此处是作者自指年近四十,仍无官职。 11. 六合:天地间,泛指全国各地。 12. 融水:此处指福建永泰县的融水镇。 13. 柳城村:在今广西柳州市附近。 14. 西征:指作者从南方前往西北地区的旅行。 15. 跬步:半步,形容行走很慢。 16. 桑梓:指故乡。 17. 江右湖湘抵桂林:沿着长江、鄱阳湖和湘江一路到达桂林。 18. 双眸美:风景秀美,让人赏心悦目。 19. 万斛羁愁:形容极多的忧愁烦恼。 20. 春酒:古人称春天酿制的酒为春酒。 21. 伯氏: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2. 仲氏:古代兄弟中排行第二的人。 23. 生理:生计,谋生的方法。 24. 七闽:古代对福建省的称呼。 25. 茅店:乡村的小客店。
去完善
赏析
《纪梦》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一首描述梦境的诗歌。在这首诗中,陈藻以自己弱冠之年离家游历、创作诗歌的经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幅自己与家人、朋友重逢的美好画面。 首联“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表达了诗人离家游历的情景,以及身处异乡的心境。颔联“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则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流露出漂泊他乡的无奈与感慨。 接下来,诗人以柳侯(柳宗元)和罗池(刘禹锡)两位唐代著名文人为例,表达了对才情横溢的前贤的敬仰之情。然而,自己在四十岁时仍贫无官职,只能四处飘零。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命运的感叹。 颈联至尾联,诗人进入梦境,与家人、朋友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与家人、朋友相聚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最后,诗人以“忽惊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闽何处是,只泪汪汪沾布被”收尾,点明了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残酷,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纪梦》是南宋诗人陈藻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5年至1245年之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对峙局面。然而,民间却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 在陈藻的一生中,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直至晚年才得中进士。这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体会。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纪梦》一诗中,陈藻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民众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