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江东去 寿高伯川

标题包含
大江东去 寿高伯川
月临南吕,正庭阶、开到尧蓂三叶。风露清明钟气质,诞作人间豪杰。器宇宏深,襟灵阔远,物我俱融彻。滔滔欲海,回头一棹超越。试看南墅开尊,西池垂钓,此个情怀别。记得婆娑亭上酒,还到寿君时节。我梦登天,群仙相对,曾写长生牒。见君姓字,分明非是虚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降临在南吕之际,庭院的台阶上恰好有三片尧蓂花开。清明的风露熏陶出钟的气质,他成为了世间的豪杰。他的器宇轩昂,襟怀广阔,与万物我都融为一体。在汹涌的欲望之海中,他一转头就超越了那些困扰。试着看看他在南边的别墅畅饮,在西边的池塘钓鱼,这样的情怀是与众不同的。我还记得当年在婆娑亭上饮酒,现在又到了向你祝寿的时候。我曾经梦见登上天堂,神仙们面对面,曾经写过长生的文牒。见到你的名字,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空话。
去完善
释义
《大江东去 寿高伯川》王旭 1. 月临南吕:“南吕”为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这里以“月临南吕”寓意音乐和高雅。 2. 尧蓂:传说尧帝时的一种瑞草,每个月初开花一叶,月末凋落一叶,以此记录月份。 3. 风露清明钟气质:这句描绘了高伯川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清明的风度。 4. 器宇宏深:形容人的心胸开阔,气度非凡。 5. 襟灵阔远:胸襟开阔,志向远大。 6. 滔滔欲海:比喻繁多的欲望如同大海般浩渺。 7. 南墅开尊:在南方的别墅中设宴待客。 8. 西池垂钓:在西边的池塘边垂钓,表现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9. 婆娑亭上酒:在婆娑亭上的酒会。 10. 我梦登天:作者想象自己登上天空与群仙共饮。 11. 曾写长生牒:曾经书写过长生不老之符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大江东去”,以江水东流入海的浩渺景象来形容高伯川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才情。词的起拍先点出时令,并以“月到南吕”的象征手法暗示了时光的流转。接着描绘高伯川宅第的气氛,用“尧蓂三叶”来赞颂他的家族气象。接下来词人强调高伯川的宽广胸怀和深远眼界,比喻他像江河一样容纳百川,又如海一般深沉,克服了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始终保持超脱的境界。 下片首句描述高伯川的生活环境,强调他在乡村田园生活的快乐。次句追忆他们在一起喝酒赏景的日子。然后词人以“我梦登天”开始,想象神仙世界中的情景,提及众仙亲手为高伯川写下长寿符,以此寓意对他的敬仰与祝福。结尾则再次强调他对高伯川的评价并非空口无凭,而是出于深深的了解和赞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江东去 寿高伯川》是宋代诗人王旭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这首词是为庆祝好友高伯川的生日而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祝福和感慨。 在这个时期,北宋正处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宋哲宗亲政后,启用司马光等一批保守派人士进行政治改革,史称“元祐更化”。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游、唱和活动非常活跃,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也得到了激发。 王旭在宋哲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祭酒等职,他在职期间秉公直言,弹劾贪官污吏,受到了朝野的好评。然而,他也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权臣的排挤,在政治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压。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品质,这从他这首为朋友祝寿的词作中可见一斑。 在词中,王旭以长江东去的景象来形容人生的流逝和高伯川生日的到来。他以豪放婉约的手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通过对长江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