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次李公敏梨花韵

标题包含
满江红 次李公敏梨花韵
客里光阴,又逢禁烟寒食节。花外鸟、唤人沽酒,一声清切。风雨空惊云锦乱,尘埃不到冰肌洁。对芳华、一片惜春心,谁边说。难便与,东君别。更莫把,繁英折。恨山香舞罢,玉鸾飞怯。休道梅花同梦好,黄昏只解供愁绝。洗妆来、应笑老书生,头如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异乡的岁月中,又迎来了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窗外鸟儿啼叫,仿佛在提醒人们该去喝酒了,声音清脆悦耳。这时的天空突然变得风雨交加,云彩被吹得杂乱无章,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花朵依然保持着纯洁美丽。面对如此美好的春光,我们都有一颗怜惜之心,希望让春天留在我们身边。然而时光总是不等人的,春天的离去终究无法避免。就如同梅花一样,虽然美丽却终有凋谢的一天,那时只会让人更加忧愁。但愿等到那日,洗净妆容的梅花能嘲笑我这满头白发的读书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客里:在旅途中。 2. 光阴:时间。 3. 禁烟寒食节:指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禁烟是寒食节的别称,因寒食节民间禁止生火煮食而得名。 4. 沽酒:买酒。 5. 清切:清晰而真切。 6. 云锦:比喻繁茂的花朵。 7. 尘埃不到:形容梨花洁净无瑕。 8. 芳华:芬芳的花。 9. 东君:太阳神,此处代指春天。 10. 繁英:繁花。 11. 山香舞罢:指山桃花凋谢。 12. 玉鸾:洁白如玉的鸾鸟,这里指梨花。 13. 梅花同梦好:指梅花的美好梦境。 14. 供愁绝:表示充满忧愁。 15. 洗妆来:指梨花盛开。 16. 老书生:作者自指。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次李公敏梨花韵》是明代诗人王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清明节时梨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眷恋和对时光的感慨。词中以梨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阙以“客里光阴,又逢禁烟寒食节”开篇,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背景。接着通过“花外鸟、唤人沽酒,一声清切”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鸟语花香的美景。随后用“风雨空惊云锦乱,尘埃不到冰肌洁”两句赞美梨花的美丽和纯洁。紧接着,作者借“对芳华、一片惜春心,谁边说”表达了人们面对春天消逝时的惋惜之情。 下阙中,“难便与,东君别。更莫把,繁英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然后通过对“山香舞罢,玉鸾飞怯”的描绘,表现出了梨花凋谢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随后,“休道梅花同梦好,黄昏只解供愁绝”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希望留住美好,另一方面又知道时光无法回头。最后,通过“洗妆来、应笑老书生,头如雪”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 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和对时光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次李公敏梨花韵》是王旭的一首词作。该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期(12世纪末)。在那个时候,由于金兵的侵略,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身为文人士大夫,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悲愤。 在这一时期,王旭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一度出任地方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在流寓期间,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其中,他与李公敏的友谊尤为深厚,两人在诗词创作上互相切磋,彼此激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中原地区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破坏。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人士大夫们依然坚持文学创作,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这首《满江红·次李公敏梨花韵》正是王旭在那个特殊时期发出的忧国忧民的呐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