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从天上来 贺正词

标题包含
春从天上来 贺正词
斗转寅方。正凤历颁春,泰应三阳。河山衍庆,宇宙呈祥。瞻帝阙,五云乡。想千官拜舞,萃龙庭、圭璧辉煌。祝君王。愿皇基巩固,国祚灵长。休言太平无象,看武偃文修,岁稔时康。惠泽横流,仁风远被,四海歌颂洋洋。戴尧天舜日,将何报、金鼎焚香。捧瑶觞。奏钧天一曲,万寿无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流转,现在正是新年伊始,春光和煦,万物生长。山河欢腾,世界充满吉祥气氛。向远处望去,那皇家的宫殿如同祥云环绕,令人向往。想象着成千上万的官员在朝廷上齐声颂赞,献上宝玉与珍贵宝石,祝贺国王的千秋万代。祝愿国家繁荣昌盛,皇帝的基业越发稳固,国度繁荣长久。莫要说和平时代没有显著标志,看看武力休止而文化繁荣,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便足以证明这一点。广大的皇恩惠及四方,仁爱之风传遍天下,四海之内满是赞美之声。面对尧舜盛世,我们能做的只是献上最美好的祝福,点燃高香,为皇朝祈祷。手捧玉杯,献上万寿无疆的美酒,伴着仙乐般的乐章,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代。
去完善
释义
1. 斗转寅方:指时间进入农历正月。斗转,北斗星转动,代指时间的推移;寅方,即寅位,东方青龙的第三位,代表农历正月。 2. 凤历:新年的雅称。 3. 三阳:指春天。古人以日月为阴,火为阳,离为火,因此离卦的三爻都阳性,故称之为“三阳”。 4. 帝阙:皇帝的宫殿。 5. 五云乡:古代对皇宫的美称。 6. 千官拜舞:众多官员向皇帝拜服祝寿的情景。 7. 龙庭:皇帝的宫殿或朝廷。 8. 圭璧辉煌:形容玉器和珠宝的灿烂光芒。 9. 皇基巩固:祈求国家基础稳固。 10. 国祚灵长:希望国家长寿,基业长久。 11. 武偃文修:停止武事,发展文化教育。 12. 岁稔时康:指年成丰收,四时平安。 13. 惠泽横流:表示皇帝恩德广施,如水流遍地。 14. 仁风远被:表示皇帝的仁爱之风传播到远方。 15. 四海歌颂洋洋:指全国各地都在歌颂皇帝的功德。 16. 戴尧天舜日:比喻生活在贤明的君主统治下。 17. 金鼎焚香:在宝鼎中焚烧名贵的香,用于表达对皇帝的敬意。 18. 捧瑶觞:举杯祝贺之意。 19. 钧天一曲:赞美皇帝的歌谣。钧天,古代神话中的天宫音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古诗词。从“斗转寅方”开始,诗人以北斗七星和天干地支的概念引入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季节的变化和新生命的诞生。接下来,通过描述“凤历颁春”、“泰应三阳”以及“五云乡”等意象,展示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祝愿。 在诗篇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他通过描绘“千官拜舞”、“萃龙庭”以及“圭璧辉煌”等场景,展现了朝堂的繁荣与昌盛,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在处理政务方面的睿智和威严。此外,诗人还提到了“休言太平无象”,强调了尽管国泰民安看似无形,但实则有目共睹。诗人在此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传承文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之情。他祝愿皇基巩固、国祚灵长,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同时,诗人还表示愿意为国家尽忠尽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执着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从天上来 贺正词》是元代诗人王旭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恢复,文人雅士们开始重新关注文学创作。此外,元朝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期,王旭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他的人生际遇与当时的知识分子相似,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由于元朝的政治环境复杂,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定的失落感和忧患意识。 在时代背景方面,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蒙古族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激化。同时,元朝实行蒙汉二元制,使得政治制度更加复杂。这些社会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和诗歌内容。 综上所述,《春从天上来 贺正词》的创作背景是元世祖至元年间,这是一个民族融合、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诗人王旭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