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
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
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借指宫门。
2. 轩盖:指古代高级官员的车马。
3. 鸣佩:古代官员上朝时身上佩戴的玉佩撞击发声。
4. 广筵:丰盛的宴席。
5.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如熊掌、豹胎等。
6. 绮纨:丝织品,此指华丽的服饰。
7. 后轮:喻后继者或后来居上的人。
8. 要津:重要的职位或权力中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古兴》,实际是在批判当权者的腐化堕落、只贪图个人享乐而不关心民生疾苦的行为。诗的开头描绘了朝廷官员的骄奢生活,以“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暗示权力中心,而“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官员的傲慢与狂妄。
紧接着,诗人通过对“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等场景的描述,进一步揭示出这些统治者生活的极度奢华和糜烂。然而,诗人并未止于对这些现象的描述,而是敏锐地指出“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的道理,即任何人都不能长久地占据权势的顶峰,以此来劝诫这些当权者不要过于沉迷声色犬马。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是诗人警示性的言论,意味着历史的教训已经足够惨重,但这些人仍然执迷不悟。“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是诗人对那些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民生的人们的强烈批判,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的繁荣,而非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在讽刺那些得意洋洋的统治者同时,也透露出对广大受苦民众的同情与关切。整首诗言辞犀利,针砭时弊,堪称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兴》是唐代诗人薛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唐朝社会繁荣,诗歌文化也达到了高峰。
薛据在这时期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原本出身名门望族,但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境。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尽管如此,薛据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词歌赋的交流与创作。诗歌成为当时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薛据在这一背景下,受到了唐诗传统的影响,开始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