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其一
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 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 赋寿无三甲,传家有二雏。 经纶才不展,身世一长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渥渥政治教化普及边远风俗,和煦风气约束柔弱之人。 众人哀怜埋葬了贤能之士,谁能为他祭奠牲畜呢? 此人才华横溢却未能长寿,世代相传培育了两个贤才。 治理国家的才干无处施展,一生的遭遇让人深深叹息。
去完善
释义
1. 膴:意为肥美,在此指政务繁重的地区。 2. 遐俗:边远地区的风俗习惯。 3. 清风:此处指清廉的官员。 4. 律懦夫:指约束那些怯弱之人。 5. 埋玉树:比喻有才德的人死去。玉树,出自唐代杜甫《佳人》诗中“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地虽千里外,宅是易姓都。殁者何人斯,为丧玉树儿。”比喻死去的才德之人。 6. 生刍:新鲜草料,在此引申为悼念死者的方式。 7. 赋寿无三甲:意指人生寿命长短没有定数。赋寿,赋予生命;三甲,科举考试中的前三名,这里借指人生的顶峰或极限。 8. 传家有二雏:意指家中有两个有才华的后代。传家,流传后世的家风;雏,年幼的孩子。 9. 经纶才不展:意指有政治才干却不能施展抱负。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不展,无法展现。 10. 身世一长吁:意指回顾一生长叹不已。身世,个人经历;长吁,深深地叹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蔡公南的诗。诗中通过描述蔡公南的德政和品德,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描绘了蔡公南的政绩:他以美好的政治教化百姓,清廉之风影响了许多官吏。“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表达了人们对蔡公南去世的惋惜和怀念,以及对他的哀悼之情。 颔联“赋寿无三甲,传家有二雏”表示蔡公南英年早逝,没有享受到长寿的生活;但他留下了两个儿子,传承了他的家业。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生命的短暂和对家庭延续的欣慰。 尾联“经纶才不展,身世一长吁”表达了对蔡公南未能施展其政治抱负的痛惜,以及对其坎坷一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7年,即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战争与和平的议题始终悬而未决。尽管宋金两国之间时有战事发生,但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此时,黄公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于这一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官场。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在黄公度生活的时代,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困苦。这些时代的背景知识,使得黄公度更加关注民生和国家命运。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悼念蔡公南的诗篇,表达了他对这位官员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