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前梁父吟

标题包含
前梁父吟
朝趋梁父岑,暮投梁父麓。 左肩抱长欃,右手牵黄犊。 禾生亘原隰,生计自为足。 罢耕还读书,何必事精熟。 茫茫万古坟,苞括纳心曲。 琅山蔼空青,淄水涨寒绿。 嗟我七尺躯,披云卧幽独。 抱膝一长吟,清响振空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奔赴梁山脚下,晚上住在梁山山脚。 左手抱着长长的藜杖,右手牵着小黄牛。 稻子生长在广大的田野里,生活自给自足。 农闲时读读书,又何必追求技艺的精通呢? 辽阔的历史坟墓,都能包容接纳我的心事。 琅山的青山绿水,淄水的寒冷碧绿。 感叹我这七尺身躯,披着云雾独自在幽静中度过。 双手抱膝长吟一首诗,清澈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
去完善
释义
1. 梁父:指梁父山,位于山东省境内。 2. 岑:小而高的山。 3. 麓:山脚。 4. 欃:星名,这里代指天文。 5. 黄犊:黄色的牛犊。 6. 亘:贯穿,连接。 7. 原隰:高坡和平地。 8. 苞括:包括,包含。 9. 琅山:指山东邹县的峄山,因其岩石玲珑而得名。 10. 淄水:古代齐国的河川,流经今山东省淄博地区。 11. 披云:拨开云雾,比喻显身。 12. 抱膝:古人坐时以两膝支起上身,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13. 长吟:大声吟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在田园劳作后的生活场景与心态,表现出诗人渴望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朝趋梁父岑,暮投梁父麓”两句以明快的笔调描写了诗人每天的劳作生活;“禾生亘原隰,生计自为足”则表达了对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的满足;“罢耕还读书,何必事精熟”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前梁父吟》是南宋诗人方一夔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政权建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方一夔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也曾在朝为官。由于时局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在漫长的仕途中,方一夔对国家和民众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的建立使得北宋灭亡,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手中。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人民生活困苦,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墨客们普遍感到忧国忧民的情怀,纷纷以诗文表达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前梁父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方一夔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他以梁父吟为引子,借用古代楚地的民歌形式,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同时,他还通过对楚地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