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家四事 种

标题包含
田家四事 种
我生古扬州,田下异梁雍。 山田种荒菜,水田种浮葑。 地力肥瘦兼,农器有无共。 及时撒新谷,抟黍递幽哢。 生意日夜长,移秧趁芒种。 未嫌豚酒祝,自乐鸡黍供。 落日竹枝歌,犹是豳原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是来自古代扬州的人,生活的地方与梁雍地区不同。 在山地耕种荒废的菜园,在水田种植漂浮的葑菜。 土地肥沃和贫瘠并存,农耕工具齐全与否都共同使用。 适时播种新的谷物,用粘土做成的食物传递着深深的歌声。 作物生长昼夜不息,移栽秧苗要在芒种时节。 不嫌猪肉和酒的祭祀,自给自足的喜悦鸡黍之供。 夕阳下的竹枝歌唱,依然是那豳原的赞美之歌。
去完善
释义
我生古扬州:古扬州,指古代的扬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这里是指诗人出生的地方。 田下异梁雍:田下,指农田下的土地;异,指不同;梁雍,指古代的梁州和雍州,分别是现在四川一带和陕西、甘肃一带。这里是说诗人的家乡与梁州、雍州的农业情况有所不同。 山田种荒菜:山田,指山地农田;荒菜,指杂草丛生的野菜。这句话是说在山地的农田里种植杂草丛生的野菜。 水田种浮葑:水田,指水浇地农田;浮葑,指水生植物。这句话是说在水浇地农田里种植水生植物。 地力肥瘦兼:地力,指土地的肥沃程度;肥瘦兼,指土地既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这句话是说土地的肥沃程度各不相同。 农器有无共:农器,指农业生产工具;有无共,指农业生产工具有的共享,有的私有。这句话是说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 及时撒新谷:及时,指按照季节;撒新谷,指播种新的谷物。这句话是说要按照季节播种新的谷物。 抟黍递幽哢:抟黍,指用脚踩碎黏土;递,指传递;幽哢,指地下的声音。这句话是说用脚踩碎黏土时,可以听到地下传来的声音。 生意日夜长:生意,指植物的生长;日夜长,指不分昼夜地生长。这句话是说植物不分昼夜地生长。 移秧趁芒种:移秧,指移栽秧苗;趁,指利用;芒种,指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时节。这句话是说在芒种时节要抓紧时间移栽秧苗。 未嫌豚酒祝:未嫌,指不嫌弃;豚酒祝,指用猪肉和酒来祈求丰收。这句话是说用猪肉和酒来祈求丰收并不嫌弃。 自乐鸡黍供:自乐,指自己感到快乐;鸡黍供,指用鸡肉和黄粱来招待客人。这句话是说用鸡肉和黄粱来招待客人,自己感到非常快乐。 落日竹枝歌:落日,指夕阳;竹枝歌,指古代民歌《竹枝词》。这句话是说在夕阳时分唱起《竹枝词》。 犹是豳原颂:犹是,指还是;豳原颂,指《诗经·豳风·七月》中歌颂农耕的诗篇。这句话是说《竹枝词》还像《诗经·豳风·七月》那样歌颂农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扬州地区的田园生活,诗人通过描述山田和水田的种植方式、农具的使用、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与辛劳。诗人通过对农事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的赞赏。同时,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亲切关怀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四事·种》是南宋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南宋建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但国家政治腐败,内外矛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农业生产,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民众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忧虑。 诗人方一夔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直言进谏被罢免。离开官场后,他回到家乡,过上了隐居生活。这段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田家四事·种》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民耕种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