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员外寓直
自昔重为郎,伊人练国章。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
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
晓漏离阊阖,鸣钟出未央。从来宿台上,天子贵文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重视成为皇帝的顾问,那些精通治国之道的人才们都被选拔出来。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他们登上了政治中心;在五个夜晚,他们的智慧引导着光明。这些人才用笔墨撰写政府的文书,身上弥漫着睿智的香气。他们在书斋中致力于政务,力求改善社会。窗外竹林的气息使人宁静,竹席带来的清凉让人舒适。清晨随着清脆的钟声离开皇宫,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一直以来,他们都站在最高点服务皇帝,是国家珍贵的智库。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古代官员辛勤工作、廉洁奉公的场景。诗人以“伊人练国章”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意,表现出忠诚于国家的态度。通过描述在宫中辛勤工作的场景,如“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展示了官员们夜以继日地为国家服务的精神风貌。
诗歌中的“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则暗示了官员们诚实无私的品质,他们用心为国家处理政务,廉洁奉公,他们的衣服上都沾染着清廉的香气。此外,诗歌还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如“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表现了官员们在这优雅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全心全意地为国家付出。
最后,诗歌用“从来宿台上,天子贵文强”来赞美皇帝的明智和重视人才,强调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发现这些德才兼备的臣子,并让他们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古代官员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苏员外寓直》是初唐著名诗人乔知之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贞观年间(627-649年),正值唐朝初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乔知之,字不详,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出身世家望族。他自幼聪颖过人,擅长诗文,受到朝廷重视。然而在他青年时期,父亲不幸去世,乔知之悲痛欲绝,守丧三年,备受艰辛。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那个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一方面,政治相对清明,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乔知之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和苏员外寓直》这首诗中,乔知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员外的忠诚正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的关心。这首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唐人五律之冠”,对后世文人产生了积极启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