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只黄色的鹂鸟像金子般闪耀,它们在树枝上婉转歌唱,带着露水的歌声令人陶醉。春天已经来临,这些鸟儿依然自在地生活,但遗憾的是,这却触动了那些漂泊不定的人们的内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两两黄鹂色似金:这里的“两两”指的是一对对的意思,形容黄鹂的数量;“色似金”是描述黄鹂羽毛的颜色如同黄金般闪耀。
2. 袅枝啼露:指黄鹂鸟站在柳树枝上,在清晨的露水中鸣叫。
3. 幸自:表示出乎意料地。这里可以理解为春天来临,柳树发新芽。
4. 牵缠:缠绕,纠缠。这里用来比喻游子之心无法安定下来。

去完善
赏析
《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词。首句“两两黄鹂色似金”以金黄色的黄鹂鸟形象开场,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在“袅枝啼露动芳音”中,通过描述鸟儿啼叫、露水滴落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对美好景色的描绘。在接下来的两句诗里,他笔锋一转,道出了深沉的情感:“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这里的“幸自长如线”表达了对于春天再次来临的喜悦之情,但紧接着又以“可惜牵缠荡子心”作结,暗示出春天虽然美好,但也可能引起漂泊之人的思家之心。
综上,这首《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游子思家的深深感慨。在赏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赞美春天之美、感叹生命力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无奈与辛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西元八四五年左右,即晚唐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段,温庭筠已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精通音律、善于书法,尤其以词藻华丽、用典巧妙的诗歌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也有关注民生疾苦之作。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如意。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一生多次应试均未能中举。因此,他在这首《杨柳枝》中以乐景寓哀情,借黄鹂的颜色来寄托自己孤独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