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溪水看似无情却像有情,进山三天还能与我一同前行。
在山顶就要分开各自东西,不舍离别时的溪水潺潺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分水岭:地名,此处指的是将溪水分隔开的山体部分。
2. 无情似有情:指溪水看似冷漠无情,却似乎又有情感。
3. 入山三日:在山中度过了三天。
4. 同行:一起走。
5. 岭头:山岭的顶端。
6. 分头处:分手的地方。
7. 惜别:舍不得分别。
8. 潺湲:形容水流慢慢流动的样子。
9. 一夜声:整晚的水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过分水岭》是一首描绘山水离别情深的诗。“溪水无情似有情”一句用拟人手法将溪水赋予了情感,让人感受到了溪水的多情。而“入山三日得同行”则是对诗人与友人一同跋山涉水的旅程的回顾,展现出他们的深厚友谊。接下来的两句诗“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为诗人与朋友分手时的情景。虽然分别在即,但潺潺的溪水却仿佛在为他们吟唱一曲离歌,给人留下无限的感慨和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分水岭》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9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势已经逐渐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温庭筠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一生却仕途坎坷,屡次科举不第。他的诗歌多抒发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如这首《过分水岭》就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牛渚西江夜泊船”、“雁影入芦花”等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