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雨师握天令,汲汲不停驾。
疾驱鞭群龙,俛首随叱咤。
乘怒作霶霈,不复息昼夜。
羲和久埋轮,缩手喜闲暇。
山川盛奔溢,若虞历阳化。
农民验甲子,其应旱在夏。
我疑上天漏,谁能补天罅。
慰此农民心,无使忧早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之神手握天命,匆匆忙忙赶路不停歇。
快马加鞭驱动群龙,俯首帖耳听从指挥。
发怒时降雨滂沱,日夜不息。
太阳神长久不出场,欢喜享受闲暇时光。
山川流水奔腾不息,如同虞舜和厉阳的变化。
农民观察着甲子年景,预测干旱发生在夏天。
我怀疑天空出现了漏洞,谁又能弥补这个裂缝呢?
希望安抚农民的忧虑,不要让他们担忧庄稼的生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雨师:指神话中的雨神。
2. 握天令:掌握着天命,意味着权力很大。
3. 汲汲:急切的样子。
4. 不停驾:没有停止行进的意思。
5. 疾驱鞭群龙:迅速驱赶成群的神龙。
6. 俛首:低头表示顺从。
7. 叱咤:大声喊叫。
8. 霶霈:形容大雨倾盆而下。
9. 羲和:太阳的别名,这里借指太阳。
10. 埋轮:停止行驶,隐藏车轮。
11. 虞历阳化:虞是古代一种城市,这里用来比喻地势高而近水的地方;历阳是古代的县名,这里指河流较多的地方。
12. 验甲子: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来预测农作物的收成情况。
13. 其应旱在夏:预言夏天将会出现干旱。
14. 天漏:指天空出现漏洞,导致雨水过多。
15. 罅:裂缝,这里指天空的漏洞。
16. 农民心:农民的期望与忧虑。
17. 无使忧早稼:不要让农民担忧过早收割庄稼。
去完善
赏析
《久雨》是一首描绘连绵阴雨之景的古诗,诗人借自然界现象传达内心感慨。开篇言雨师操控雨水洒向人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雨的动态形象。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雨势之大,连续不断地日夜流淌,仿佛是天上的雷神在发怒。而太阳光芒似乎被这猛烈的雨遮蔽,毫无用处。
诗人紧接着以自然的景象——山水奔流作喻,表现出农田受涝的情境。“农民验甲子,其应旱在夏。”这一句揭示了此诗的中心思想,即农民忧虑着夏日干旱影响庄稼生长的问题。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怀疑天空是否出现了漏洞,但又希望别让人们担忧庄稼的事,从中可见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关心。整体来看,该诗生动地描绘了雨中自然景象,同时也透露出农民对天时变化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久雨》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制度,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尤其是儒家学说的影响深远。
在强至的人生际遇方面,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历任地方官职,最后担任中书舍人,但也未能再进一步。然而他是一位勤奋的文人,留下了大量诗篇,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体验。
在社会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诗人身处其中,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许多作品都透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这首《久雨》诗描述了连日的阴雨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反映了他对人民生活艰难的同情和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