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征

标题包含
早征
店鸡一唱接疎钟,起整行装尚梦中。 沙路踏残征马月,柳堤啼断晓鶑风。 水肥渡险添舟子,岸没途穷问牧童。 千里乡人逢陌上,片时握手各西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家卖鸡肉的小店传来疏远的钟声,我在睡梦中起身整理行装。月光下,马蹄声渐渐消失在沙滩路上;拂晓的风吹过柳堤,莺鸟啼鸣不断。摆渡时因为水流湍急,增加了船夫的负担;河边路消失,向放牧的孩童询问路径。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乡村相遇,短暂握手便各自奔赴东西。
去完善
释义
《早征》是南宋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描绘旅途辛劳的诗。以下是注释: 1. 早征:指的是早晨启程去远行。 2. 赵汝鐩:字明翁,号二程,南宋后期诗人。 3. 店鸡一唱接疎钟:指清晨时分,旅店里的公鸡开始打鸣,接着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 4. 起整行装尚梦中:形容旅行者虽然被鸡叫和钟声唤醒,但仍处在朦胧的梦境中,开始整理行装。 5. 沙路踏残征马月:在沙滩路上行走时,抬头看到月亮即将落下,暗含旅途奔波时间之久。 6. 柳堤啼断晓鶑风:清晨微风中,黄莺鸟在柳树堤岸上不停地啼鸣。 7. 水肥渡险添舟子:要渡过江河险阻,需要给船夫增加一些报酬以激励他们。 8. 岸没途穷问牧童:在道路陷入困境时,向路边的放牧儿童询问路径。 9. 千里乡人逢陌上:长途跋涉后在陌生的土地上遇到同乡之人。 10. 片时握手各西东:短暂地相互问候后,各自又要继续走向不同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和心情。清晨,诗人被店鸡和稀疏的钟声唤醒,他仍在梦中整理行装。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沙路上,他的马踏着月光前行;在柳堤边,他听到黄莺的啼叫声。接着,诗人遇到了水边的渡船夫,询问了路边的牧童,这些细节都表现出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坚韧。最后,诗人在陌上遇见了千里之外的同乡,两人短暂地握了手,又各自继续走向东西两个不同的方向。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程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征》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行役之苦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争频繁,大量士兵被征召入伍,导致许多家庭离散,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期,赵汝鐩的生活经历曲折多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曾考取功名,但因官场黑暗而选择辞官回乡。此后,他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以诗歌揭露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问题。在这首《早征》中,他以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生动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时代背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时的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对金朝称臣纳贡,同时国内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汝鐩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