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园避暑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
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阴移。
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
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月的炎热仿佛炉火燃烧,在这里寻得一片清凉再好不过。
划着船桨在荷叶之间穿梭,坐在青石上享受着竹叶带来的阴凉。
斟满酒壶的两个耳朵,铁锅烹煮着茶香四溢的茶水。
小孩们准备好笔墨纸砚,醉意盎然的诗人们争相续写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范园:范指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有智慧有勇谋,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退经商,传说他开凿的湖叫“五湖”,所以他的别墅也叫范园。
2. 六月:农历六月,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
3. 暑如炊:形容热的就像做饭一样,意思是天气极热。
4. 追凉:寻找凉快的地方。
5. 棹舟:划船。
6. 荷柄飐:荷指荷花,柄指荷叶,飐是风吹物体颤动的样子,整句是说风吹过荷叶荷花摆动。
7. 坐石:坐在石头上。
8. 竹阴移:竹子投下的阴影在移动,意指时间在流逝。
9. 筹贯壶双耳:筹指筹码,贯是穿起来的意思,壶指酒壶,耳指器物口部附加的小部件,这句说筹码穿过酒壶的耳朵。
10. 鼎烹茶一旗: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煮食器,烹是煮的意思,茶一旗指茶叶展开的状态,这句是说用鼎煮茶的情景。
11. 小童供笔砚:童指小男孩,供笔砚就是提供笔墨纸砚这些文具。
12. 醉客竞赓诗:醉客指喝醉的人,赓是接着说的意思,这句是说那些喝醉了的人在争相写诗。
去完善
赏析
赵汝鐩的《范园避暑》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炎夏日中,诗人逃离城市的喧嚣,来到宁静美丽的范园避热的场景。首先描述了酷热的六月天气,随后通过“追凉”一词展示了范园之地适宜避暑的特点。接下来的诗句将视角引向诗人眼中的范园景色,例如荷花、竹子等自然景物。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些景物的美感以及带给人的清凉感。接下来,诗人以一壶热茶和一笔研墨为线索,展示了自己及同伴们在范园避暑的生活细节。最后一句中的“醉客竞赓诗”,表现出诗人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诗意满怀,享受诗歌带来的愉悦。整首诗构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避暑画面,表现出了诗人在夏日常态生活中的闲适与欢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范园避暑》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即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战乱相对较少,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赵汝鐩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他曾游历各地,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也见证了民间的疾苦。这些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在《范园避暑》这首诗中,赵汝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范园的田园风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们在乱世中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