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阳侍老人饮

标题包含
重阳侍老人饮
九十慈亲鬓发皤,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九十岁的母亲头发已经花白,今年的菊花比去年的开得更早。 举杯详述重阳节的故事,像这样简单的快乐在几家能够体验到呢?
去完善
释义
1. 九十:指年纪90岁的老人。 2. 慈亲:指母亲。 3. 鬓发皤:形容头发变白,即老年斑白。 4. 菊:这里指菊花,重阳节赏菊的传统习俗。 5. 一尊:指的是一杯酒。 6. 细说:详细谈论的意思。 7. 重阳事:即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和风俗习惯。 8. 清欢:清淡的欢乐,表达了不追求繁华热闹生活,心境平和的快乐。 9. 有几家:意思是能过上这样平淡快乐的生活的人家并不多。
去完善
赏析
《重阳侍老人饮》这首诗歌以重阳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老人共度佳节的愉悦之情。诗中描绘了两位主角:一位是年老的母亲,她的头发已经花白;另一位是诗人自己。他们一起在重阳节赏花、饮酒、谈论往事。诗人以此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家庭中那种和睦共处的天伦之乐。 首句“九十慈亲鬓发皤”,描述了母亲的年纪和外貌特征,点明了主题。这里使用了“九十”这个具体的年龄数字,强调母亲的高龄,同时也有祝颂长寿之意。第二句“今年菊早去年花”,通过对比今年和去年的菊花,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第三句“一尊细说重阳事”,描写了重阳节这天,诗人陪伴母亲一起欣赏菊花、品尝美酒的场景。这里的“一尊”代指美酒,表达出节日的欢乐气氛。而“细说重阳事”则表现了母子间亲密无间的谈话,回忆过去的故事。 尾句“似此清欢有几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家庭团聚的温馨时光的珍视。诗人认为像这样简单而美好的时光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拥有的,因此更显珍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这天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共度的美好时光。语言质朴而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表现亲情与孝道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侍老人饮》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一首描绘重阳节陪伴长辈饮酒赏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多有闲暇时光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在此时期,诗人陈文蔚任金华县令。他作为地方官员,关心民生,体察民情,且富有才情,致力于传承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在重阳佳节之际,诗人为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孝顺之心,选择陪伴长辈度过这个美好的日子,并以此情景为契机,挥笔写下了这首生动形象的诗篇。 此外,重阳时节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长寿、家庭幸福。这些美好的寓意与祝愿通过诗人的笔触融入诗歌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