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仆射还乡
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
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
故老空悬劒,邻交日散金。
众芳摇落尽,独有岁寒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富饶荣华归来故乡国家,光辉照耀着曾经的树林。
秋天的风在树梢吹拂不息,君子感叹为何如此深沉。
曾经的朋友都已远离,邻居也日渐疏离。
所有的花儿都已经凋零,只有这颗坚韧的心依然挺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魏仆射:魏徵,唐太宗的臣子,曾官至尚书右仆射,此处指代其故乡。
2. 国:家乡。
3. 光华:光辉,此处意为富贵显耀。
4. 旧林:喻指故乡的故居。
5. 树不静:风吹树木发出响声。
6. 君子:指魏徵自己。
7. 故老:老人,这里指故友。
8. 悬剑:用古人悬剑于壁表示廉洁自守的典故,这里是表达故友的期望。
9. 邻交:邻居和朋友。
10. 散金:用“散金碎玉”比喻金钱的丧失,这里有感伤时光流逝之意。
11. 众芳:各种花草。
12. 岁寒心:松柏在严寒中依然保持常青的品质,这里用来赞美魏徵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还乡情景的诗篇,作者张说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展现了诗人富贵荣华的背后隐藏着的故土情怀,而“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则揭示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故老空悬劒,邻交日散金”描绘了故乡的人事变迁,表达了岁月沧桑之感。最后,诗人以“众芳摇落尽,独有岁寒心”来总结全诗,传递出即使在困境中,依然要保持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魏仆射还乡》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在这个时期,张说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在朝中担任尚书令、中书令等重要职务,但因遭人陷害,一度被贬为相州刺史。
在开元年间,唐朝的国力逐渐增强,政治较为稳定。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官僚之间的争权夺利、皇权的削弱等。这些时代背景对张说的诗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和魏仆射还乡》一诗通过对魏仆射还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浮华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当时文人阶层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致的。因此,这首古诗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时代风气的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