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洞霄虚白房
列岫宗奇观,藤萝结翠门。
隔岩龙唤雨,云走半牎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峦连绵壮观无比,藤蔓与青萝编织出翡翠般的门扉。
岩石间仿佛有龙在呼唤着甘霖,浮云掠过窗边令光线朦胧迷离。
去完善
释义
1. 宿:过夜;停留
2. 洞霄:指洞霄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天目山南麓。这里是中国道教主要道观之一。
3. 虚白房:虚是空旷,白是洁净,这里是作者想象中的修行者的住所。
4. 列岫:一排排的山峰。
5. 宗:根本的,重要的。
6. 奇观:奇异的景象。
7. 藤萝:常绿木质藤本植物的总称,如紫藤、绿萝等。
8. 结翠门:用绿色植物构成的门。
9. 隔岩:相隔的山岩。
10. 龙唤雨:描述山中云雾缭绕的场景,仿佛真龙在呼唤下雨。
11. 云走:云朵飘动。
12. 半牕昏:透过窗户看到的昏暗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洞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列岫宗奇观,藤萝结翠门”描述了周围环境的壮观景象,突出了山的险峻和藤萝的翠绿。后两句“隔岩龙唤雨,云走半牎昏”则展现了山间变幻莫测的天气,云雾缭绕,仿佛有龙在呼唤着雨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自然界的神奇魅力,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深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洞霄虚白房》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炜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746年至755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唐玄宗天宝年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排挤,张炜曾一度被贬为县令。尽管他身处困境,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阶段,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导致百姓疾苦。另一方面,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炜创作了许多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这首《宿洞霄虚白房》就是其中的一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