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次韵
湖邉旧好即潘杨,惜不同舟舣岸傍。
竹叶肯陪三揖醉,荷花分受一襟凉。
雪壶色浄冰心爽,金缕歌停玉骨香。
客散楼台收晚照,独看西子学吴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畔的旧友包括潘家和杨家,可惜不能一同停靠在岸边。
翠竹愿意陪伴着我们的三次敬酒,荷花则分担着我的清凉感受。
茶具如雪般纯净,让人心情舒爽;金色的歌声停止后,留下如玉般的香气。
客人散去,楼台逐渐隐入晚霞中,独自看着西施学习吴地的妆容。
去完善
释义
1. 湖辺:指西湖边;
2. 旧好:老朋友;
3. 潘杨:指北宋的文豪苏轼与南宋名将岳飞;
4. 同舟:一起乘船;
5. 舣:停船靠岸;
6. 竹叶:指竹叶青酒;
7. 三揖醉:多次举杯祝酒;
8. 金缕:指穿金缕衣的人;
9. 玉骨香:形容人物形象高尚;
10. 西子:西施;
11. 吴妆:吴地的化妆。
去完善
赏析
《湖上次韵》这首诗歌以湖面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诗人在湖边与友人欢聚的场景,以及他们各自的风貌。
首联“湖邉旧好即潘杨,惜不同舟舣岸傍”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虽然他们未能同船共游,但彼此的心意是相通的。这里用了“潘杨”这一典故,暗示两人的友情如同古时的潘岳、杨朱那样真挚。
颔联“竹叶肯陪三揖醉,荷花分受一襟凉”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风采。他们一同欣赏湖边的风景,品尝美酒佳肴,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清凉。这里的“竹叶”和“荷花”象征着他们各自的品格与气质。
颈联“雪壶色浄冰心爽,金缕歌停玉骨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高雅志趣。他们品酒赏景,畅谈人生,心情愉悦,如雪中纯净的茶具一般清新爽朗。而歌声停歇时,他们的气质依然如同玉骨般优雅芳香。
尾联“客散楼台收晚照,独看西子学吴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夕阳的余晖下,客人们渐渐散去,只剩下诗人独自欣赏着西湖的美景。这里用了“西子”和“吴妆”的典故,暗示诗人对西湖之美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次韵》是明代诗人张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明朝中期,约公元15世纪。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明朝的鼎盛阶段,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然而,在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社会矛盾和危机。
张炜的一生历经磨难,他的诗才横溢,但命运多舛。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深的反感。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在诗中,张炜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水底见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的困境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忧虑和烦恼。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在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