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花飞

标题包含
花飞
花飞梁苑春消后,月落秦楼夜断时。 一点不如归去恨,阿谁说与杜鹃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儿在梁苑的春天消逝之后纷纷飘落,月亮在秦楼之夜渐渐落下,一切仿佛都在这时中断。这种归家不得的心情就像那一点点的愁绪,又有谁能把这如影随形的离恨告诉给那啼血的杜鹃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花飞:指花落。 2. 梁苑:又称兔园,是西汉梁孝王刘武在今河南省永城市地区所建的一处豪华园林。 3. 春消:春天的消逝。 4. 月落秦楼:月亮落下,这里可能代指夜晚的结束。秦楼,原指战国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所住的楼,后来泛指楼阁。 5. 夜断时:夜晚结束时。 6. 不如归去:形容思念故乡或亲人的心情。 7. 阿谁:谁,何人。 8. 杜鹃:鸟名,其叫声类似“不如归去”,因此人们常把杜鹃当作思乡的寄托。
去完善
赏析
《花飞》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作者张炜巧妙地运用了花飞、梁苑、春消、月落、秦楼、夜断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花飞梁苑春消后”一句,通过描述花瓣飘落在梁苑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消逝。这里的“花飞”既象征着春天的离去,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月落秦楼夜断时”一句,以月落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同时,“秦楼”这一意象也让人联想到古代女子的闺阁,使得整句诗显得更具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一点不如归去恨,阿谁说与杜鹃知”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乡愁。诗人化用“不如归去”的典故,暗示自己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而“阿谁说与杜鹃知”则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希望将自己的心声告诉给远方的亲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消逝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飞》是南宋诗人张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词。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处于南宋初年。 此时,正值宋金对抗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而张炜则身处临安,虽然远离战乱,但他的心境并不平静。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将自然景色的变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在诗篇中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春风催得桃李开,半岭胭脂浸茜衫。玉骨冰肌元自洁,不须流水送清寒。"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致,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思考。通过春日的花朵盛开,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诗人又借 "不须流水送清寒" 之句,暗示当时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对未来前景的忧虑。 总的来说,《花飞》这首诗既展现了南宋初年江南春天的美丽风光,也反映了作者作为文人墨客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