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西兴渡

标题包含
过西兴渡
久不到西陵,重来扣便{櫺木换舟}。 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 路远人烟盛,官清风浪停。 片时登岸口,小立望云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期没有去西陵,再次到来已换乘船只。 眼中望去是碧海茫茫,船帆收卷起越山的景色。 道路虽然遥远,但人们生活繁华;官员清廉公正,海风平息波浪。 片刻间就登上了岸边,站在亭子里仰望云端。
去完善
释义
"西陵": 这里指浙江绍兴一带, 是越国故都. "便櫺木换舟": 这是一句诗谜, 暗示着渡江之意. "眼吞沧海碧, 帆卷越山青": 描述诗人看到的景色. "风浪停": 风浪暂时平息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过西兴渡》是一首描绘作者重游故地、欣赏山水风光的诗。诗中,作者首先表达了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西陵的喜悦之情,以“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描绘了沿途所见的大海和青山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接下来,诗人又以“路远人烟盛,官清风浪停”描绘了路途遥远但繁华的景象,以及官员清廉、海晏河清的社会氛围。最后,作者在短暂登岸后,站在云亭中眺望远方的风景,体现出对此次旅行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西兴渡》是明代诗人张炜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张炜是江苏苏州人,家世显赫,但在这首诗中,他并未提及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百姓的生活景象。 在诗中,张炜描述了他在西兴渡所见的百姓生活,渡口忙碌的景象展现了百姓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诗人也看到了百姓的艰辛和无奈。战乱使他们失去了家园,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他们在渡口的劳作只是为了生存下去。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张炜能够关注底层民众的疾苦,显示出他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