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翁寿乡贡余墨
万杵炼麋揺夜月,一圭分剂割晴云。
雪腴半展陶泓浄,改罢新诗写赠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麋鹿角在夜晚月光下摇曳,切割云端的精细程度就像用圭尺测量一样精确。
像雪花般洁白的麋鹿茸铺陈开来,使陶砚变得清洁如新。修改完新的诗句后,我将为你书写。
去完善
释义
1. 试翁:诗人自称,表达谦虚和谦逊的态度。
2. 寿乡:指生活富裕、健康长寿的地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家乡或者朋友的家乡。
3. 贡余墨:古代进贡给皇帝的上等墨,这里用来比喻书法的高超技艺。
4. 万杵炼麋揺夜月:形容制墨工艺精细复杂,需在夜晚完成。万杵,上万次捣槌;炼麋,用鹿角制成的墨;夜月,夜晚的月光。
5. 一圭分剂割晴云:圭,古代的测量工具;分剂,分配比例;割晴云,切割晴天中的云朵,寓意分割公平。
6. 雪腴:形容墨的质地细腻滋润;半展,指墨研得恰到好处;陶泓,笔洗的雅称,这里用作比喻;净,干净透明。
7. 改罢新诗写赠君:改完新诗之后,将诗写在赠送给你的墨上。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墨客之间情谊的诗。诗中通过“万杵炼麋揺夜月,一圭分剂割晴云”这两句描绘出制墨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制作墨的过程和技艺的高超。接着,“雪腴半展陶泓浄”描述了墨的质地细腻如雪,光彩照人,表现出墨的高贵品质。最后一句“改罢新诗写赠君”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的文学追求。整首诗风格雅致,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试翁寿乡贡余墨》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炜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是在明嘉靖年间,那时的科举制度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士子们通过举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在这个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真正有才华的士子难以脱颖而出。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张炜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虽然满怀壮志,但却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艰辛与无奈,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寻求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首诗表达了张炜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他用“试翁寿乡贡余墨”来形容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的艰难处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质疑和不满。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遭遇,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