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骑马

标题包含
骑马
陌上骑骢马,朱缨耀日丹。 袖欺鞭竹瘦,靴入{左革右登}金寒。 毳帽兜貂鼠,茸裘织雁团。 戎装吾亦可,初不碍儒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田间小路上骑着青骢马,红缨犹如太阳一样耀眼夺目。衣袖比竹鞭还要瘦弱,靴子却如黄金般珍贵。戴着绒帽和毛皮大衣,披着编织着大雁图案的裘皮。穿上军装我也是可行的,这并不妨碍我戴着儒生的帽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陌上:田间小路上。 2. 骑骢马:指骑着青白色的马。 3. 朱缨:红色的马缰绳。 4. 耀日丹:形容红色鲜艳如太阳。 5. 鞭竹:马鞭,用竹子制成。 6. {左革右登}:皮革制成的鞋。 7. 金寒:形容金属的冷硬。 8. 毳帽:用羊毛做的帽子。 9. 兜貂鼠:用貂鼠皮做成的衣领。 10. 茸裘:用毛茸茸的兽皮做成的衣服。 11. 雁团:指用雁毛编织的图案。 12.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这里代指读书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的田野间骑马的场景。“陌上骑骢马,朱缨耀日丹”两句展示了骏马和红色的马缨在阳光下的光彩照人。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诗人骑在马上的姿态,以及他身上的戎装,如瘦弱的鞭子、寒冷的靴子和毛茸茸的裘衣。诗人表示,虽然他的穿着是军人的戎装,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文人儒士的身份。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潇洒形象和豪迈气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文人雅士与武人相得益彰的风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骑马》是明代诗人张炜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炜通过描绘骑马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张炜以骑马为主题,描述了战马驰骋疆场的英勇形象,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揭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和平、向往安宁生活的愿望。这种情感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反映了他在那个特殊时期对国家的担忧和期望。 总的来说,《骑马》这首诗是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创作的,展现了诗人张炜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