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制墨羽人葛太玉
回公胶法不轻传,太玉知机合伴仙。
安得翠云蜚象管,书邀风月上蛮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容易随便传授公明决疑法,看来太真知道机缘应和神仙同伴。
怎能够驱使青翠的云彩飞向笔管,透过纸张邀请风和月一起写字。
去完善
释义
《赠制墨羽人葛太玉》是明朝文学家张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回公: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709-784),因曾任太子太师,故称“回公”。他擅长制墨,以墨黑而光润著称。
2. 胶法:制墨的技艺和方法。
3. 不轻传:不轻易传授给别人。
4. 太玉:这里指诗人好友葛太玉,他是制墨的高手。
5. 知机:知道时机,这里指善于把握机遇。
6. 伴仙:陪伴仙人,这里指技艺高超的墨匠。
7. 安得:如何才能得到。
8. 翠云:绿色的云烟,这里形容墨的品质优良。
9. 蜚象管:使用象牙做的笔管书写。蜚,飞行;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10. 风月:清风明月,这里指美好的景色。
11. 蛮牋:古代的纸,产于南方,质地较好。
去完善
赏析
《赠制墨羽人葛太玉》是一首描绘墨艺人葛太玉的诗。诗中,作者将葛太玉与神仙相提并论,赞扬他的技艺高超。首句“回公胶法不轻传”意为葛太玉掌握着秘不外传的制墨技艺,显示出他在这一领域的独特地位。第二句“太玉知机合伴仙”则形象地描述了葛太玉如同仙人一般,具备了超凡脱俗的气质。
在诗歌的后两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对葛太玉技艺的赞美之情。他想象用翠云般美丽的毛笔书写在月蛮笺上,以此来展示葛太玉制作的墨的精美。这些诗句寓意着葛太玉的墨具有如神仙般神秘而美妙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制墨羽人葛太玉》是明朝文学家张炜创作的一首古文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1398年)。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张炜的个人生活并不如意,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贬谪为平民,流落在江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结识了制墨艺人葛太玉,感受到了民间艺术家的执着与才华,为他创作了这首赞美之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