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武冈宰宋雪岩
柳下分携须影苍,好风吹梦过都梁。
诸蛮帖化花阴静,一骑飞尘荐墨香。
书就几曾逢驿使,公余应不冷奚囊。
云情鹤态元如旧,应倚株梅忆锦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下的分别显得沧桑,一阵和风将我带到了都梁。
寂静的花荫下蛮夷已被平息,一骑风尘带来浓浓的墨香。
信还未曾被传递出去,估计是公务繁忙没能及时送出去吧。
我的云情鹤态依然故我,应该靠着那株梅花回忆起美好的家乡。
去完善
释义
1. 柳下分携:指在柳树下面分别。
2. 须影苍:这里形容头发苍白。
3. 好风:指美好的风,有寓意宋雪岩的善政和美好德行。
4. 都梁:武冈的古称,源自西汉初年设置的都梁侯国。
5. 诸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的是武冈地区的少数民族。
6. 帖化:归顺顺从的意思。
7. 一骑飞尘:表示快马加鞭传递信息。
8. 荐墨香:送来的信件。
9. 驿使:古时候驿站派出的使者。
10. 公余:公务之余。
11. 奚囊:指装诗文手稿的袋子。
12. 元如旧:依然如初。
13. 倚株梅:即赏梅。
14. 锦乡:繁华的城市或富饶的地方,这里是代指京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于友人的怀念和期待。首联“柳下分携须影苍”通过柳树下的分别画面展现出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不舍之情。颔联“好风吹梦过都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借助美好的风将思念传递到远方。颈联“诸蛮帖化花阴静,一骑飞尘荐墨香”以平静的笔触描绘出和平的景象,并以此表达对友人的敬佩之情。而尾联“云情鹤态元如旧,应倚株梅忆锦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并想象友人倚靠在梅树旁,怀念着他们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武冈宰宋雪岩》是清代诗人张炜的作品,创作于乾隆年间。当时张炜正值壮年,他的父亲在湖南任职,而他在北京求学,因此他对湖南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武冈宰宋雪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乾隆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科举制度也不断完善。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张炜和宋雪岩都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在官场上都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然而,在这个繁华的时代,他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官场斗争、人际关系等。这些经历使得他们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炜通过对武冈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好友宋雪岩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在京城求学的孤独感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种情感与思考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风貌,也是我们今天读这首诗所能够感受到的深厚韵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