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杨妃睡未足,西子粧太华。
余妖媚东君,化为枝上花。
娇羞沁红玉,袅娜揉春霞。
少陵恐添愁,不欲诗句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杨贵妃尚未休息足够,如同西施在华清池打扮。
她们的美艳吸引着春天,幻化成了枝头的花朵。
花朵娇嫩又羞涩,就像美人脸上的红晕;她们婀娜多姿,就像春天的霞光一样柔美。
杜甫可能会为此感到忧愁,不愿用诗歌来赞美这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杨妃:这里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
2. 西子:古代美女西施。
3. 粧太华:妆点中华大地。太华,即华山,代指中国。
4. 余妖媚东君:指海棠花在春天时分外妖娆。东君,春天之神。
5. 娇羞沁红玉:形容海棠花的娇嫩姿态。
6. 袅娜揉春霞:描绘海棠花的柔美风姿。
7. 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的号叫少陵野老。
8. 欲诗句夸:想要用诗歌赞美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的娇艳与妩媚,巧妙地将杨贵妃、西施和少陵公子的形象融入其中。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棠花比作两位古代美人,既突显了海棠花的美丽动人,又令人想起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典故。然而,诗人却认为这样的美丽过甚,使得杜甫等诗人都觉得难以描绘,似乎增添了许多烦恼。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深沉内敛,意味深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棠花下春风里,闭门但了读书籍。
老圃庵边水满溪,岸巾独行移船齐。
此诗名为《海棠》,是明代诗人张炜所著。这首诗歌描绘了在春天的海棠花下享受美好时光,关起门来读书的情景。画面宁静而雅致,传达出诗人恬淡的心境。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锁定在明朝中期,此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炜成为了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墨客。
张炜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中期,封建制度依然稳固,士人阶层受到高度推崇。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官者恪守传统道德观念,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然而,这种看似美好的景象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因为逐渐失去活力的官僚体系使得政治腐败滋生。然而,身处其中的张炜并未受到这些负面影响,他选择隐逸生活,避世读书,始终保持一颗悠然自得的心。
总的来说,这首《海棠》展示了张炜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慨和向往,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淡定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