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六和塔秀江亭

标题包含
题六和塔秀江亭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 潮怒挟风吹海立,橹声揺月下天来。 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去回。 待写篇诗纪游迹,路迢不奈马频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秀丽的江亭之上,我的思绪飘向远方。在这个地方,青苔爬满窗户,仿佛通往四面的窗户都敞开着。海浪翻滚,带着风声扑面而来;船夫摇着橹,月光洒在水面,犹如从天空倾泻而下。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如水中浮泡般出现又消失;而我们这些被命运捉弄的人,就像一根随波逐流的木头,不知什么时候会再次回来。想要记录下这段旅行的美好瞬间,却发现路途遥远,马蹄不停地催促我们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古诗的一种题材形式,为诗歌的标题。 2.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始建于宋代,是中国著名的古塔之一。 3. 秀江亭:六和塔附近的亭子名。 4. 驻吟怀:停留在此地,抒发情怀。 5. 苔藓轩窗:长满苔藓的窗户。 6. 潮怒挟风:汹涌的海潮夹带着大风。 7. 海立:形容海浪掀起的壮观景象。 8. 橹声:摇橹的声音。 9. 月下天来:月光照映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10. 浮沤世事:比喻人世间变化无常的事情。 11. 泛梗羁人:漂流不定、身世坎坷的人。 12. 去回: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13. 待:将要。 14. 写篇诗:创作一首诗歌。 15. 纪游迹:记录游览的踪迹。 16. 路迢:路途遥远。 17. 不奈:无奈。 18. 马频催:马儿频繁地催促赶路。
去完善
赏析
《题六和塔秀江亭》张炜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秀江亭上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对苔藓轩窗的描述,展现了亭子的古朴与宁静。颔联以潮怒、风立、橹声、月下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颈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如泡沫般虚幻的感慨,以及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尾联通过“路迢不奈马频催”一句,揭示了诗人想要记录下这段美好旅程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六和塔秀江亭》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炜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是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那个时候,江南地区文人墨客汇聚,文化活动繁荣,诗词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张炜本人在当时也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山水、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明朝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然而,在这个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宦官干政、权臣争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这些社会现象对诗人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外,江南地区的繁荣文化也为张炜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景观优美,为诗人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而六和塔作为杭州的著名景点,更是成为了诗人们抒发感慨、寄情山水的场所。 在这首诗中,张炜通过对六和塔秀江亭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