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塍
水拍田塍路半斜,悄无人迹过农家。
春风自谓专桃李,也有工夫到菜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波轻拍着田间小路,一路蜿蜒延伸,寂静无声地经过一座农舍。春风仿佛专属于桃花和李花,但在这春光明媚之际,也有一丝丝温暖飘进了菜花的田园。
去完善
释义
"水拍田塍":田埂,这里指田园中的小径。
"路半斜":道路倾斜的角度。
"悄无人迹":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人活动。
"专":专门,只。
"桃李":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女或受人尊敬的人。
"菜花":油菜花的花,这里泛指油菜。
去完善
赏析
《马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间的景象。诗的前两句“水拍田塍路半斜,悄无人迹过农家”,通过“水拍田塍路半斜”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水田与田间小路交织的乡村风光,同时点明了此时乡村的宁静与安详。接下来的“悄无人迹过农家”则更是凸显了这一氛围,使得画面显得格外静谧。
而诗的后两句“春风自谓专桃李,也有工夫到菜花”,则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让春风自夸只钟爱桃李,但实际上春天的温暖同样关照到了菜花。这里既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又透露出其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整体来看,《马塍》这首诗在艺术技巧和表达上都有较高水平,值得仔细欣赏和研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塍》是南宋诗人张炜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即南宋初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尤其是金兵入侵中原,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困苦。然而,张炜所在的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过着奢侈的生活,这让他深感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炜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张炜在马塍这个地方,亲眼目睹了农民辛勤耕耘的情景,感受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些经历让张炜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也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