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和靖故居
童鹤饥癯古屋低,孤山犹忆数聨诗。
先生更有清高处,未必梅花尽得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稚嫩的仙鹤在古老的房子里饥饿消瘦,孤单的山峰上还留着几行诗句。对于先生的境界之高,并非所有的梅花都能知晓。
去完善
释义
1. 童鹤:指童年的自己。这里用“童鹤”借指诗人张炜年轻时的自己。
2. 饥癯:饥饿瘦弱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在贫寒的条件下度过童年的艰辛生活。
3. 孤山:在杭州西湖旁边的一座小山上,宋代著名文人林逋在此隐居,以种梅养鹤为乐。这里指代林逋的隐士形象和生活环境。
4. 数聨诗:指林逋留下的众多诗句。其中最有名的是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 清高:此处用以称赞林逋的品质高洁,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的生活态度。
6. 尽得:完全知道、了解的意思。这里是说,世人未必能完全理解林逋的高尚情操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探访和靖故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童鹤饥癯古屋低”通过描绘儿童的瘦弱和老屋的低矮,展现了旧居的破败景象,同时传达出诗人对故人的同情与怀念。接下来一句“孤山犹忆数聨诗”则回忆起和靖先生在孤山梅亭留下的诗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紧接着,诗人写道:“先生更有清高处,未必梅花尽得知。”这句意味深长,暗示了和靖先生的品行之高,连梅花也不能完全理解。诗人以此表达对和靖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他的钦佩之意。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是对和靖故居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古人品质的崇高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和靖故居》是南宋诗人张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1年,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在这一年,金国进攻南宋,南宋朝廷在危机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求富强。
在这个特殊时期,张炜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变化。他曾担任过地方官,但因正直清廉而受到排挤,被贬为庶民。在这期间,他游历了全国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同时也对民生疾苦有了深刻的了解。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金国对南宋的压力越来越大,南宋朝廷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炜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并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他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