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
落日残霞岛屿明,淡烟衰草古今情。
青山偏向意中远,白鸟正当吟处横。
岁晚梅花和我老,愁来竹叶向谁倾。
浪游无奈徂年感,远浦晚风潮又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着明亮的岛屿,古往今来的情感如淡淡的烟雾和枯萎的草地一般弥漫。青翠的山峦在想象中渐行渐远,白色的水鸟在水边休憩、啼鸣。寒冬时节,梅花与我一同老去,满怀忧愁,谁能倾听竹叶的哀诉?漂泊不定的生活难免让人感叹时光流逝,而远处的河岸、傍晚的微风与涨起的潮水又让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释义
1. 落日:即将落下的太阳。
2. 残霞:指晚霞。
3. 岛屿:江中或海中四面环水的小陆地。
4. 淡烟:轻淡的烟雾。
5. 衰草:枯黄的草。
6. 古今情:从古至今的感情。
7. 青山:青翠的山峦。
8. 偏向:倾斜,偏袒。
9. 意中远:在脑海中显得遥远。
10. 白鸟:白色的鸟类,如鸥鸟等。
11. 吟处横:诗人在吟咏的地方飞来飞去。
12. 岁晚:年终之时。
13. 梅花:一种常绿灌木,春天开白色或粉红色花。
14. 竹叶:竹子的叶子。
15. 愁来:忧愁袭来。
16. 浪游:漫无目的的游历。
17. 无奈:无法拒绝或无法回避。
18. 徂年:流逝的岁月。
19. 远浦:远方的岸边。
20. 晚风:傍晚时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上景色图,作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相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绪与浓厚的感慨。首联写景,通过落日、残霞、岛屿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颔联以青山、白鸟的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期许与怅惘;颈联用梅花的年华易逝和竹叶的孤独倾诉,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忧思和对人生的无奈;尾联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远处风景的向往,使整首诗在余音袅袅中落下帷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行》是南宋诗人陈纪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这一时期,南宋朝廷相对稳定,但由于金人压迫和战乱频仍,社会民生仍然艰难。
在庆元年间,陈纪作为南宋文人,虽无功名但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舟行》正是他外出旅行时即兴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江水、山色、白云的描绘,表达了旅途中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推行理学,士人崇尚儒学,文学创作受到一定的影响。陈纪的作品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体现了儒家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